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应激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6h】

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应激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表

1 前 言

1.1 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定义

1.2 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

1.3 暴力攻击行为病因机制研究

1.4 应激通路引起攻击行为的可能机制

1.5 应激通路候选基因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6 个性特质及中介作用

1.7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1.8 研究假设

1.9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研究流程图:

2.3 评估工具

2.4 资料收集方法

2.5 实验方法

2.6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最终入组

3.2 遗传分析

3.3.中介特质分析

3.4.基因与人格特质交互作用分析

4.讨论

4.1.应激通路候选基因与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4.2暴力攻击行为亚型间比较

4.3基因间交互作用分析

4.4应激通路候选基因多态性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

4.5个性特质与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4.6基因-基因-人格特质交互作用

五 研究总结

5.1.研究结论

5.2.研究创新性:

5.3.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综述:暴力攻击行为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综述: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关联☆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主要学术活动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讨应激相关通路相关基因(NOS1、AVPR、OXTR和CRHR1基因)与冷漠和冲动性人格特质在青少年男性暴力攻击行为发生中的作用。
  2.探索青少年男性暴力攻击中基因-基因-个性特质的交互作用,并建立基因-基因-个性特质的交互作用模型。
  方法:
  1.对138名暴力攻击行为男性少教人员,98名非暴力男性少教人员进行一般情况,个性特质(SSP)问卷评定。
  2.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138名暴力攻击行为男性少教人员,98名非暴力男性少教人员以及153名正常成年男性的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NOS1(rs2293054,rs693534,rs2682826),精氨酸加压素受体1A基因 AVPR1A(rs1042615),精氨酸加压素受体1B基因AVPR1B(rs28632197),催产素受体基因OXTR(rs13316193,rs2254298,rs53576,rs2268498,rs237885)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 TaqMan探针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基因CRHR1(rs242924,rs17689966)进行基因分型检测。
  3.采用MDR、GMDR构建影响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基因-基因、基因-基因-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模型。
  结果:
  1. NOS1基因位点rs693534等位基因频率在暴力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暴力组 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在暴力组分别与两组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7),AA/AG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AVPR1B基因位点rs28632197等位基因频率在暴力组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暴力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暴力组和正常组;基因型分布在暴力组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在基因型分布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7),AA/AG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CRHR1基因位点rs242924等位基因频率在暴力组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暴力组 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暴力组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在基因型分布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7),含有 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G/GT频率明显高与对照组。不同暴力亚型在遗传易感性方面也存在差异。
  2.在人格特质方面的分析中,暴力组在冲动性、兴奋性、不信任、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的得分上显著高于非暴力组。
  3.对影响暴力攻击行为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在暴力组与非暴力组分析中显示 NOS1基因-OXTR基因(三位点模型:rs2682826,rs13316193,rs2268498),以及 NOS1基因-OXTR基因-CRHR1基因(四位点模型:rs13316193,rs2268498,rs242924,rs17689966)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暴力组与正常对照组分析显示AVPR1B基因-CRHR1基因(两位点模型:rs28632197,rs242924),以及 NOS1基因-AVPR1B基因-CRHR1基因(三位点模型:rs2682826,rs28632197,rs242924;四位点模型:rs693534,rs2682826,rs28632197,rs242924)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4.基因/基因-冲动性人格特质交互作用分析发现 AVPR1B、OXTR、CRHR1基因与人格特质存在交互作用,最优模型为“AVPR1Brs28632197*OXTRrs13316193,rs2268498*CRHR1rs17689966*冲动性”。
  结论:
  应激通路相关基因(NOS1,AVPR,CRHR1基因)及人格特质(冲动性、兴奋性、不信任、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可能与暴力攻击行为相关,以及基因与冲动性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可能增加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