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引起的巩膜病理改变的作用
【6h】

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引起的巩膜病理改变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简表

前言

一、 极低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现状

二、 极低频电磁场对眼球影响及我们前期研究基础

三、巩膜基质重塑机理

四、 葛根素的应用及机制研究现状

五、实验条件的选择

六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途径

第一章 葛根素对ELF-EMFs引起的豚鼠巩膜病变的作用

1.1材料

1.2方法

1.3结果

1.4讨论

第二章 葛根素对ELF-EMFs引起的HFSFs增殖及COL1A1和MMP-9表达的作用

2.1材料

2.2 方法

2.3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3.1全文总结

3.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葛根素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引起的豚鼠巩膜及体外培养的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HFSFs)病理改变的作用。
  方法:
  利用自制的稳定可调的模拟生活辐照磁场的 ELF-EMFs系统分别对出生1周的豚鼠和体外培养的HFSFs进行辐照,同时给予葛根素干预。
  记录豚鼠在实验0、2、4、8周时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实验结束时处死豚鼠,对其眼后极部巩膜进行 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MTT法检测HFSFs经ELF-EMFs(0.2mT,50Hz)辐射0、12、24、48h后的增殖活性,以及 ELF-EMFs(0.2mT,50Hz,24h)与不同浓度葛根素(0?M、0.1?M、1?M、10?M)同时干预下HFSFs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ELF-EMFs(0.2mT,50Hz,24h)作用下不同浓度葛根素组HSFs内COL1A1和 MMP-9 mRNA转录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LF-EMFs(0.2mT,50Hz,24h)作用下不同浓度葛根素组 HFSFs内COL1A1和MMP-9蛋白表达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辐射组豚鼠在经过ELF-EMFs辐照4周后,屈光度下降幅度和眼轴增长幅度变化明显(P<0.05),辐照时间越长变化越明显,而葛根素干预后豚鼠屈光度下降幅度和眼轴增长幅度减小。HE染色光镜检查与电镜检查结果显示 ELF-EMFs作用下豚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变形,小直径纤维数量增多,而葛根素干预下变化明显减轻。
  体外培养的HFSFs经ELF-EMFs(0.2mT、50Hz)作用24小时后,增殖活性开始降低,COL1A1表达下调,而MMP-9表达上调;1?M起葛根素可使ELF-EMFs(0.2mT、50Hz、24h)作用下HFSFs增殖活性增强,0.1?M起葛根素可使HFSFs内COL1A1蛋白表达和mRNA转录上调,而MMP-9蛋白表达和mRNA转录下调。
  结论:
  ELF-EMFs可使豚鼠屈光度下降幅度和眼轴增长幅度增大,豚鼠巩膜微结构发生形态学改变,使体外培养的HFSFs增殖活性下降、COL1A1表达上调、MMP-9表达下调,是巩膜发生病理性重塑改变的一个可能诱发因素,而葛根素可对抗保护 ELF-EMFs引起的豚鼠巩膜和HFSFs的病理改变,是ELF-EMFs诱发的巩膜病理改变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