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因子表达
【6h】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因子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符号说明

前言

一、肺炎支原体的主要检测方法

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发生机制

三、我们的研究设想

第一部分15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

1 材 料 与 方 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表达

1 材 料 与 方 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肺炎支原体菌量与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表达

1 材 料 与 方 法

2结果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功能研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15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小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比较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和普通型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改变情况。
  结果: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平均年龄5.31±2.62岁,以6?14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8%。临床以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96%、97.3%。与MPP相比,RMPP患儿的发热天数更长,肺部听诊一侧呼吸音减低的比率更高,更易合并肺外脏器累及,具有更明显的影像学改变(一侧肺实变、合并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介素2受体和血清铁蛋白水平亦更高(P<0.05)。
  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学龄期儿童发病率最高,以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难治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炎症反应更为复杂和严重。
  第二部分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表达
  目的:测定普通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M P)肺炎患儿的肺泡灌洗液(BALF)中病菌量和细胞因子表达。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小儿呼吸内科收治的30例难治性 MP肺炎(RMPP)患儿、60例普通型MP肺炎(MPP)患儿和30例非MP感染儿童进行BALF检测,应用定量PCR检测BALF中MP-DNA拷贝数,应用ELISA法测定BALF中干扰素(IFN)丫、白介素(IL)4、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
  结果:RMPP组BALF的MP-DNA含量明显高于MPP组和对照组(尸<0.01),BALF中IFN-丫、IL-8和TNF-a水平亦明显高于MPP组和对照组(尸<0.01)。
  结论:儿童MP肺炎BALF中病菌量和细胞因子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IFN-y,IL-8和TNF-a作为重要的非特异性炎症因子,在MP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MP肺炎急性期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第三部分肺炎支原体菌量与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表达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肺泡灌洗液中不同病菌量与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小儿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MP肺炎,测定血清总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吸入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测定BALF中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应用定量PCR检测BALF中MP-DNA拷贝数,并根据DNA拷贝数分为低菌量组(<106/ml)和高菌量组(>106/ml),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细胞因子水平等差异,并分析MP-DNA拷贝数与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与低菌量组相比,高菌量组的血清总IgE和ECP阳性率、BALF中IL-4水平和IL-4/IFN-γ比值明显增高(P均<0.05)。MP肺炎患儿BALF的IL-4水平与 MP-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509,P<0.05)。
  结论:高菌量的MP患儿存在Th1/Th2失衡,以辅助性T细胞2介导的免疫反应占优势,与过敏表现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