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肘关节改良内侧入路治疗冠状突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
【6h】

肘关节改良内侧入路治疗冠状突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绪论

1.2 尺骨冠状突的解剖应用

1.3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分型

1.4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损伤机制

1.5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诊断

1.6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

1.7 本研究的意义

第2章 解剖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解剖附图

第3章 模拟手术

3.1 材料

3.2 入路设计

3.3 模拟入路

3.4 模拟手术附图

第4章 临床应用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临床应用附图

第5章 讨论

5.1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5.2 本团队研究的入路

5.3 解剖学研究对临床应用的相关提示

5.4 本研究的优缺点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背景:尺骨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然而,不恰当的处理可能会严重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其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对于该损伤的治疗,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选择何种入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主要为经肘关节改良内侧入路治疗冠状突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及评价该入路的临床疗效。
  方法:(1)10%福尔马林浸泡的防腐成人上肢标本40例,男20例,女20例,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肘关节改良内侧入路相关的正中神经及其分支的走行特点;(2)新鲜冷藏上肢标本4例,按照解剖学数据进行手术入路模拟,评估该入路的可行性;(3)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应用6例,通过肘关节前内侧皮肤切口经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肌间隙入路来暴露并固定冠状突及探查修复内侧副韧带。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在末次随访时,观察并测量患肢肘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度,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来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正中神经主干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水平距离肱骨内上髁27.34±3.08 mm,该距离与自身肱骨内外上髁连线的距离比为(0.50±0.03)*100%,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0.05),桡侧腕屈肌肌支发出点距尺骨冠状突尖30.89±6.95mm,入肌点距离肱骨内上髁65.18±5.55mm;肘关节改良内侧入路的模拟手术,均不损伤正中神经及桡侧腕屈肌肌支,并且在较小的切口下可以充分的暴露尺骨冠状突及内侧副韧带;临床应用6例,平均随访12周,平均屈伸活动度为132.5±7.6°,平均旋转活动度为146.7±10.8°,平均MEPS评分为98.3分,所有患者肘关节恢复了稳定性。
  结论:肘关节正中神经及其相关分支的解剖学研究在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时,可以给临床骨科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肘关节改良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时具有暴露充分、安全性高、损伤小、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