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托伐他汀或睾酮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6h】

阿托伐他汀或睾酮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一、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二、血管内皮和雄激素在勃起功能中的作用

三、DMED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时间相关性研究

一、引 言

二、目 的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 果

五、讨 论

六、结 论

第二部分 阿托伐他汀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一、引 言

二、目 的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 果

五、讨 论

六、结 论

第三部分 睾酮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一、引 言

二、目 的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 果

五、讨 论

六、结 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和学术活动

一、获奖情况

二、参与课题

三、学术活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主要SCI文章

二、主要中文论著

三、参编书籍

展开▼

摘要

目的:
  1.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价DM大鼠的勃起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即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es mellitus erectile dysfunction,DMED)的时间相关性研究。
  2.在DMED时间相关性评价基础上,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DMED的治疗作用。
  3.在DMED时间相关性评价基础上,评价睾酮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DMED的治疗作用。
  方法:
  1.采取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50 mg/kg)的方法建立SD大鼠的DM模型,于DM成模后1周、2周、3周、4周、5周和6周时使用海绵体神经电刺激法直接检测各组大鼠的勃起功能,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做Masson染色并测定勃起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并与同龄正常SD大鼠比较。
  2.将DME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DMED不给药组(DM组)、DMED给阿托伐他汀组(DM+A组)、DMED给西地那非组(DM+S组)、DMED给阿托伐他汀联和西地那非组(DM+A+S组),以正常大鼠(N组)作为对照,给药周期满后使用海绵体神经电刺激法直接检测各组大鼠的勃起功能,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做Masson染色并测定勃起因子eNOS的表达。
  3.将DME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DMED不给药组(DM组)、DMED给睾酮组(DM+T组)、DMED给西地那非组(DM+S组)、DMED给睾酮联合西地那非组(DM+A+S组),以正常大鼠(N组)作为对照,给药周期满后使用海绵体神经电刺激法直接检测各组大鼠的勃起功能,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做Masson染色并测定勃起因子eNOS的表达。
  结果:
  1. DM成模后1周、2周和3周时,DM大鼠勃起功能与同龄正常大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M成模后4周、5周和6周时,DM大鼠勃起功能与同龄正常大鼠之间有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NOS在DM大鼠阴茎海绵体的表达随DM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2. DMED大鼠给药周期结束后,DM组大鼠的勃起功能较 N组显著降低,DM+A和DM+S组勃起功能较DM组均有一定改善,DM+A+S组勃起功能改善最明显,eNOS表达也呈相同趋势。
  3. DMED大鼠给药周期结束后,DM组大鼠的勃起功能较 N组显著降低,DM+T和DM+S组勃起功能较DM组均有一定改善,DM+T+S组勃起功能改善最明显,接近N组水平,eNOS表达也呈相同趋势。
  结论:
  1. STZ腹腔注射(50 mg/kg)诱导的DM模型稳定可靠,可作为研究DMED的重要工具,DM成模后4周可作为DMED治疗性干预实验的给药节点。
  2.阿托伐他汀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明显改善DMED大鼠的勃起功能,联合用药优于阿托伐他汀或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单药治疗。
  3.睾酮联合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明显改善DMED大鼠的勃起功能,联合用药优于睾酮或持续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单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