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中的作用研究
【6h】

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中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创新点

缩写与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

第一章 绪论:钩体感染的固有免疫

1 引言

2 动物模型

3 病原体的宿主监测(模式识别受体)

4 固有免疫

5 免疫病理

6 总结

第二章 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清道夫受体A介导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钩端螺旋体

第二节 SR-A通过识别钩体LPS介导吞噬

第三节 钩体刺激下SR-A与TLR4的共受体作用与免疫调节作用

第二部分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和毒力研究

摘要

第一章 绪论: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特征

1 导致尿路感染的微生物

2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致病因子

3 毒力因子的连锁

4 尿路感染的宿主因素

5 尿路感染的治疗和耐药

6 总结

第二章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和毒力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著

附件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清道夫受体A在小鼠巨噬细胞抗钩端螺旋体中的作用研究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致的钩体病是一种世界范围传播的动物源性疾病。机体的固有免疫在清除钩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除了巨噬细胞的补体受体以外,尚未发现钩体的其它吞噬受体。清道夫受体A(SR-A)等巨噬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机体抗外来微生物的感染,结合前期SR-A参与钩体吞噬的工作基础,我们提出巨噬细胞可通过SR-A识别并吞噬钩体、参与固有免疫和调节炎症反应的假说。本研究发现,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用特异性化学抑制剂Polyl和SR-A单克隆抗体封闭巨噬细胞SR-A,在缺乏血清补体调理的情况下,两者均能有效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对钩体的吞噬。慢病毒转染SR-A的HEK293T细胞与空载细胞相比,显著增强了对钩体的粘附作用。SR-A基因敲除(SR-A-/-)小鼠的巨噬细胞也表现出显著降低的吞噬能力。将抽提纯化的钩体LPS包被1μm小珠,发现WT巨噬细胞吞噬钩体LPS包被珠子的能力显著高于对对照珠子的吞噬,SR-A-/-小鼠的巨噬细胞对LPS包被珠子的吞噬则明显低于WT细胞。同样地,表达SR-A的HEK293T细胞对LPS包被珠子的粘附显著高于空载细胞。同时,在钩体刺激下,SR-A可与TLR4共定位,发生共受体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效应。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在钩体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可通过SR-A识别钩体LPS并吞噬钩体,能与TLR4发生共受体作用参与机体的固有免疫和调节炎症反应等过程。
  第二部分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和毒力研究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首要致病菌。它的流行病学数据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2008年在上海收集的198株分离自尿路感染患者的大肠埃希菌为对象,通过药敏实验研究耐药表型,并基于PCR方法在分子水平检测耐药和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系统发育群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并研究基因在各群体间的分布与相关性。药敏实验发现这些细菌具有极高的多重耐药(MDR)率(153/198),以及高达48.5%(96/198)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并且对青霉素、氟喹诺酮、磺胺类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等高度耐药。分子水平的结果显示这些细菌以CTX-M-9群(70/96)耐药基因最为常见,其次为CTX-M-1群(27/96)。系统发育群D细菌占总数的42.4%(84/198),并在各系统发育群中拥有最高的ESBL率(50/84)和MDR率(75/84)。各毒力基因在系统发育群B2细菌中的比例显著偏高,但afaBC基因除外。对产ESBL的菌株进行PFGE分析,在67%的相似度下可被聚类为6个组。研究发现afaBC基因特定出现在系统发育群D和PFGE组Ⅰ中。与其他报道不同,本实验发现afaBC与CTX-M-9群相关。总之,这些对细菌耐药与毒力因子的理解有助于临床开展针对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