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理解与适用
【6h】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理解与适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案例及评析

一、案情介绍

二、案件判决

三、案件评析

(一)案件的司法背景

(二)法律效果的实现

(三)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价值取向

(一)完善第三人权利保障体系

(二)突破生效裁判效力相对性

(三)弥补当事人主义的缺陷

第二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构成要件及制度定位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构成条件

(一)主体认定

(二)客体认定

(三)适用范围

(四)期间与管辖法院的认定

二、当事人选择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因分析

(一)执行异议之诉的不足

(二)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不足

(三)当事人选择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优点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相关制度的协调适用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第三人参加之诉的协调适用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程序的衔接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的衔接

第三章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困境与完善建议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立法目的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现实困境

(一)制度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二)实践操作中的困惑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完善建议

(一)调整立法体例

(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建议

(三)配套措施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2年《民事诉讼法》进行了部分调整,一条新的制度映入眼帘——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我国设立这一制度,突破了该制度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原用于处理既判力扩张问题,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主要用于遏制虚假诉讼对第三人利益的侵犯,完善现行第三人权利保护体系。2015年2月5日《民事诉讼法》解释中对该项制度进行了部分细化,然而在理解和适用方面,不管是学界还是实务界都还存在一定问题。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法院审理的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真实案例出发,介绍案情、案件的判决结果,对案件进行相关评析,包括案件的司法背景、法律效果的实现等,从而归纳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主要结合前文所提到的实际案例,使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构成条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主体、客体条件、期间和管辖法院方面等,通过以上分析阐述当事人之所以选择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因,总结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定位。
  第三章主要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困境与完善建议,这一制度设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应对恶意诉讼的迫切需要而仓促设立的,并没有对该制度的相关理论和制度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都制约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良性运作,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具体实施细则,在民诉法司法解释中已经有了初步的细化,但由于司法解释刚推出,法院运用该制度仍存在不少困惑,故本文结合理论与实务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