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应用分析
【6h】

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应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器械与药品

1.3方法

1.4病理学检查

1.5 随访

1.6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结果

2.3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超声内镜表现及位置分布

2.4超声内镜对SMT性质诊断符合率

2.5超声内镜对SMT起源层次诊断符合率

2.6 免疫组化结果

2.7随访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疗效分析

3.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分析

3.3 各种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特点

第四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早期肿瘤中的应用新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protrusion lesions)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19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常规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统计病灶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以及EUS对SMT性质以及来源层次诊断符合率,并观察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定期内镜随访。
  结果:192例患者中,食管82例(占42.7%),贲门3例(占1.6%);胃底37例(占19.3%),胃体41例(占21.4%),胃角2例(占1.0%),胃窦部21例(占10.9%),十二指肠6例(占3.1%)。病灶最大直径0.3cm-4.5cm(平均1.2cm±0.4cm)。手术时间15min-80min(平均30min±5min)。术中穿孔4例(占2.1%),其中3例穿孔较小均在内镜下给予钛夹夹闭,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穿孔转外科行腹腔镜局部修补术。术中出血5例(占2.6%),发生延迟后出血2例(占1.0%),均成功保守治疗。一次性完整切除标本190例(占98.96%)。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192例患者中158例的EUS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总诊断符合率为82.29%。对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血管球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俗称类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91%、50%、84.21%、81.82%、100%、50%。超声内镜未检出神经鞘瘤、颗粒细胞瘤等少见病。来源层次符合率92.71%。168例内镜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学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粘膜下隆起病变,ESD相关穿孔发生率较高。超声内镜(EUS)能够为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提供可靠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