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α粒子辐射致癌的遗传不稳定性机制研究
【6h】

α粒子辐射致癌的遗传不稳定性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绪论——电离辐射所致DNA损伤修复与致癌效应

1.电离辐射所致细胞DNA损伤

2.电离辐射所致DNA链断裂损伤的修复

3.DNA辐射损伤的细胞学后果

4.电离辐射的致癌效应

第二章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系的亚克隆化和细胞遗传不稳定性

1.材料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α粒子辐射诱发癌变细胞的DNA链断裂修复机制变化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四章恶性转化细胞中DNA修复等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五章α粒子诱发癌变细胞的细胞周期检测点机制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六章α粒子辐射诱发癌变细胞的凋亡机制变化

1.材料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综述:毒理基因组学:引导毒理学跨入新的发展时代

发表研究论文:辐射诱导基因LRIGx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表达及编码产物同源性分析

展开▼

摘要

该研究围绕DNA修复和细胞周期检测点调控两大主要的细胞学反应机制,开展了α粒子辐射致癌的遗传不稳定性机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我们在该实验室完成的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模型的工作基础上,对在裸鼠体内成瘤的癌变细胞群体在体外培养进行克隆化,建立了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细胞的5个亚克隆系,癌变细胞克隆无论是细胞形态还是增殖生长速度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深入探讨癌变机理提供了更理想的实验模型.(2)通过分析比较各癌变克隆细胞系与亲本BEP2D细胞核型特征,发现各癌变克隆细胞系均发生1条13号染色体和Y染色体丢失、1条2号染色体和12号染色体的长臂增加,不同癌变克隆系还有各自的特征.(3)分析比较了癌变细胞系BERP35T1和BERP35T4对γ射线的敏感性变化.(4)研究发现,多倍体发生率高、染色体极不稳定的癌变细胞系BERP35T4,在纺锤体微管蛋白受到噻氨酯哒唑破坏后,不能正常启动纺锤体检测点机制,即细胞不能有效地终止有丝分裂进程,而且该细胞中有丝分裂检测点相关基因Chfr的启动子区CpG岛发生了甲基化,并导致了该基因的表达沉默.(5)为了观察纺锤体结构受损后的细胞凋亡反应,我们采用三种荧光染料复染细胞,即Hoechst 33258染活细胞和凋亡细胞核,PI染坏死细胞核,FDA染活细胞和凋亡早期细胞胞浆,并利用松胞素B阻止细胞分裂、形成双核,以识别细胞凋亡与有丝分裂时相的关系.

著录项

  • 作者

    周平坤;

  • 作者单位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授予单位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学科 卫生毒理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吴德昌;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放射毒理学;
  • 关键词

    α粒子; 癌变; DNA修复; 遗传不稳定性; 纺锤体检测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