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韩、日、美四国贸易相互依存之研究
【6h】

中、韩、日、美四国贸易相互依存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国际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分析模型

第三章:经济结构分析

第四章:国家之间贸易相互依存关系

一、生产诱发效果

二、前后方连锁效果

三、增加值诱发效果

四、国产化率与国际分工率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是利用国际投入产出表来研究了中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四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算出国产化率和国际分工率来想提示产业及贸易政策方向。为了这些,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发表的『1985-90-95年国际投入产出表』为基本,中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四个国家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来再造成后,利用入手可能的所有间接资料自己造成『2000年及2003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本研究所定的结果如下; 中国和韩国经济是以进出口为中心,对外依存度高于美国和日本,拥有着海外环境变化脆弱的结构特征。虽然在产业结构方面的经济服务化不断发展,可是跟美国和日本相比的话服务业种的比重差距很大,因此产业结构高度化没能充分的进展下去。跟与此,为了扩大国内需要,金融、保险、通信等跟制造业的生产活动有关联部分及观光产业等服务产业的育成也很必要的。 另有对自国最终需要增加的生产诱发系数是中国排首位依次为韩国、日本、美国顺序。导致别的国家生产诱发效果来看,中国和韩国的最终需要增加对日本诱发最大的生产,日本和美国的最终需要增加对中国诱发最大的生产。还有对方国家最终需要每一单位增加对自国的生产诱发效果来看中国的最终需要增加对韩国的生产诱发的影响最大,研究资料上所示;韩国的最终需要增加被影响的次序为日本、中国、美国。 上文所述根据对东北亚国家的工业化的进展,中国、韩国、日本的三个国家之间工业制品贸易会扩大,因为这些国家的最终需要增加,所以生产诱发系数越来越大。东北亚三国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高,所以未来更要亲密经济协力关系由此下去。可是中国和韩国经济是素材.零件产业等支援产业和内需基础脆弱,相对来说、是目前受到日本和美国的影响最大的对外依存产业结构。向后与IT有关联尖端产业为中心积极提高,对内外垂直的分业及水平的分业也要积极提高生产诱发系数也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2003年中国制品的全产业平均国际分工率为83.7%。因此原油等天然资源进口往其他国家(ROW)流出了13.1%的增加值,而且依然国际分工等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各个流出了2.0%,1.1%,0.1%的增加值。日本和美国的全产业平均国际分工率所显示,比中国和韩国的产业平均国际分工率高很多,这是因为日本和美国具有,中国和韩国未能所有的自立型工业结构,所以日本和美国的相互间的贸易规模比较大,而中国和韩国的贸易规模相对来说是比较小。 以中国和韩国间的国际分工率来看,2003年的中国工业制品往韩国流出了1.4%的增加值,从韩国流入了4.8%。中国的对韩贸易收支的黑字品目是纤维皮革制品、饮食料品、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贸易收支赤字品目是化学制品、输送配备、一般机械等。资料所示,中国的很多品目里不管是对韩贸易收支赤字,可在所有品目中增加值显示了流入规模大于流出规模。另外,在进出口品目需要用途中可知,中国和韩国是主要零件等中间品形态的贸易伙伴。 综合来看中国及韩国中长期的时间来想要提下日本和美国依存度降低,素材.部品产业及尖端产业积极的培养另外,要快速的速度来贸易对方国的多变化和通过内需扩大很必要自立型产业结构,还有通过生产性向上等经济体质是要发达国水准来强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