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镇的高行政成本:体制根源与解决途径
【6h】

乡镇的高行政成本:体制根源与解决途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

1.4研究意义

1.5研究方法

1.6创新之处

1.7不足之处

第2章 行政成本的研究范畴

2.1行政成本的深刻内涵

2.1.1成本与行政成本

2.1.2政府成本与行政成本

2.1.3行政成本的内涵

2.2行政成本的分类

2.2.1根据支出用途划分

2.2.2按成本性态划分

2.2.3按行政行为的效果划分

2.3影响行政成本的因素

2.3.1政府职能

2.3.2政府规模

2.3.3行政效率

2.3.4财政支出

2.3.5公共物品

第3章 我国乡镇政府行政成本现状分析

3.1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的地位

3.1.1 乡镇政府的概念

3.1.2乡镇政府的地位

3.2 从行政成本角度看乡镇政府存在的突出问题

3.2.1机构臃肿膨胀

3.2.2财政支出巨大

3.2.3乡镇债务不堪重负

3.2.4职务消费缺乏控制

3.2.5公共产品供给短缺、效率低下

3.2.6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工费巨大

第4章乡镇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体制性根源分析

4.1政治体制方面

4.2领导体制方面

4.3行政体制方面

4.4财政体制方面

4.5农村劳动就业制度方面

4.6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第5章 降低乡镇政府行政成本的新途径

5.1历次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启示

5.2降低行政成本的治本之策--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

5.3探讨从根源上降低乡镇行政成本的新途径

5.3.1可以借鉴的基本理论

5.3.2 “解构”“重建”县乡间压力型政治体制

5.3.3实行党政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5.3.4用市场机制理顺“条”“块”关系、优化行政体制

5.3.5建构事权与财权匹配、支出合理的财政体制

5.3.6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

5.3.7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

5.3.8规范职务消费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已成为世界性行政改革的一个主要推动力量,同样也是我国政府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降低行政成本,在党和政府的文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在整个改革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 乡镇作为国家政权在基层的代表,乡镇问题处理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关系到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的和谐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在整个政府体系中同样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固本文以数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乡镇政府行政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他人部分研究成果和拥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运用统计调查、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乡镇政府行政成本行进深入的理论和实例分析。 本文除了前言和结语以外,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行政成本的相关概念入手,在对比分析中明确了行政成本的内涵。并介绍了行政成本的分类和影响行政成本的相关因素。第二部分在搜集大量官方统计资料并结合一些社会典型现象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乡镇行政成本过高且效率低下的结论。第三部分对乡镇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根源性进行了分析:拉动乡镇政府行政成本攀升的是其体制、制度弊端综合合力作用的结果。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历次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教训,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并收集了大量高效乡镇案例的基础上,从体制和制度上探讨了降低乡镇政府行政成本的新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