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解放”话语下的婚恋观——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中心
【6h】

近代“解放”话语下的婚恋观——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学界研究概况

(三)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社交公开与恋爱自由

(一)《觉悟》对男女社交公开的讨论

(二)男女同学与女子解放和婚恋自由

(三)多重视角的恋爱自由观

二、婚姻观的批判与重建

(一)对旧式婚姻的描述与批判

(二)对新式婚姻的构建

(三)偏激的婚姻观点

三、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婚恋现状

(一)从读者来信看婚姻观念的变化

(二)《觉悟》对婚姻悲剧事件的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解放”是近代社会的主流话语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人们借助近代以来西方的解放思想,呼吁“妇女解放”、“人的解放”。恋爱和婚姻问题被看作妇女解放的重要方面,受到舆论格外的关注,成为思想界竞相讨论的焦点。 本文以上海《民国同报》副刊《觉悟》上有关婚恋问题的讨论文章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解放”主导话语下,受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文化保守主义影响的作者,对中国婚恋观念的不同认识,以及他们构建理想婚恋观的不同思想倾向。并对当时在新旧婚姻观念冲突下,人们对婚恋现状的矛盾心态进行了分析。 在婚恋问题上,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作者以“绝对自由”为中心话语,寻求无任何制度、形式限制的“乌托邦式”的自由,以实现人的解放。受自由主义影响的作者以“个性解放”为中心话语,通过强调婚恋领域中的平等权利和个性自由,追求人的解放,但他们并不认同“绝对自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作者以“经济独立、社会改造、革命、阶级解放”为主要话语,强调女子只有取得经济的独立,才能摆脱依附地位;只有进行社会改造,甚至社会制度的革命,才能实现婚恋中的男女平等与自由,进而实现妇女解放直至全人类的解放。而有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倾向的作者则认为,提倡新式的婚恋观,要注意道德的底线、自由的限度及时代的发展水平与条件。否则,“解放”则会成为一些缺乏道德操守者胡作非为的幌子与借口,并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当时人们对婚恋现状的矛盾心态,正是新旧婚恋观念冲突下,对各种不同价值理念艰难抉择的反映。 他们在讨论中都注意到了在婚恋问题上追求人的解放,要注意处理解放与自由、道德、平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由的限度、道德的底线、解放的条件在哪里,怎样分清它们的界限,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了他们争论的焦点。两性差异是由社会文化建构形成而非生理决定的思想也在讨论中被有些作者尤其是保守主义者所提及,但还不是主流话语,而是在“解放”话语主导下,观察妇女解放与人的解放问题的一个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