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肛瘘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研究
【6h】

肛瘘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对于肛瘘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3. 肛瘘的症状

4. 肛瘘的诊断及分类概况

5.肛瘘的治疗概况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观察指标及意义[26][27][28]

4.统计方法

5.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而手术就意味着创伤,也就难以完全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及其周围组织,进而影响肛管直肠的生理功能,因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术后不同程度的气体或液体失禁、排便功能的改变,严重者甚至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尤其是高位复杂肛瘘。所以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损害。本课题旨在通过肛瘘患者术前术后肛管直肠压力的变化,观察肛门功能的改变,探讨肛瘘手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从而指导肛瘘术式的选择、预测肛瘘手术后肛门功能的变化。
  研究方法:本研究临床观察2012年01月至2013年01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分院住院肛瘘病人6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手术前行肛管直肠测压1次,记录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R),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的数据。术中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基础麻醉,术式选择上其中11例高位肛瘘患者采用高位肛瘘内括约肌无损伤根治术,低位肛瘘患者采用低位肛瘘切除术。术后切口完全愈合后再行直肠肛管测压1次,记录相应的RAR,AMCP,ALCT,RRP,ARP的数据,对比术前术后的变化,观察肛门功能的改变。
  结果:49例低位肛瘘患者术前术后都可以看到明显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 AMCP、ALCT无明显差异,RRP数值有所下降,但仍较之 ARP小得多,未出现明显的排便功能的异常;11例高位肛瘘患者术前都可以看到明显的直肠肛门反射,术后有3例切口较深较大的可见直肠肛门反射较术前明显减弱,8例可见有轻到中度的减弱, AMCP、ALCT两组数值无显著性差异,RRP数值有所下降,但仍较之ARP小,有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基本未出现明显的排便功能异常。
  结论:低位肛瘘切除术和高位肛瘘括约肌无损伤根治术是治疗肛瘘的有效、良好的手术方法,肛瘘手术后可使肛门直肠压力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切口完全愈合后肛门控便功能基本维持正常,基本能保持肛门的正常功能形态。

著录项

  • 作者

    王云;

  •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学院;

  • 授予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
  • 学科 中医肛肠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一兵;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57.16;R619.9;
  • 关键词

    肛瘘手术; 肛管直肠压力; 肛门功能; 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