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
【6h】

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导论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3.研究方法

第二章相关概念辨析

1.国外的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概念

1.1都市区:美国概念

1.2都市圈:日本概念

1.3都市带

2.国内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概念

2.1都市区

2.2都市圈

2.3都市带

3.本文对三者的认识及重新界定

4.跨省都市圈的界定

5.成熟型跨省都市圈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国内外都市圈(区)研究现状及评述

1.国内大都市圈研究现状及评述

1.1中国大都市圈战略选择研究

1.2大都市圈概念及其空间范围划分研究

1.3大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研究

1.4大都市圈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

1.5大都市圈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6对国内大都市圈研究的简要评述

2.国外大都市区(圈)研究现状及评述

2.1大都市区公共服务与政治体制研究

2.2经济全球化与大都市区管治模式研究

2.3世界城市及大都市区竞争力研究

2.4国外大都市区研究简要评述

第四章中国行政区经济理论回顾及新的认识

1.行政区经济的理论回顾⑤

1.1行政区经济概念的提出

1.2行政区经济的典型特征

1.3行政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4行政区经济的形成机制

2.对中国“行政区经济”的新认识

2.1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特殊体制、特殊时期的特有产物

2.2行政区经济是我国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区域经济类型,现阶段在多种行业和领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现.

2.3行政区经济的形成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4行政区经济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2.5行政区经济是一种利弊共存的区域经济类型,应该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2.6行政区经济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其空间整合呈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

3.中国行政区经济发展趋势的再判断

3.1总体趋势——行政区经济淡化或消除

3.2从各自封闭的“行政区经济”走向相互开放的“都市圈经济”①——我国行政区经济演变的近期趋势

第五章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再分析

1.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新表现及其影响

1.1新一轮重复建设

1.2新的产业同构

1.3引资政策恶性竞争

1.4生态分割与跨界污染

2.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形成机理再分析

2.1城市政府是“经济人”——经济根源

2.2城市间非合作“囚徒困境”博弈——症结所在

2.3城市政府横向阻隔、孤立竞争关系——区域政治基础

2.4城市政府行政权力异化——运行保障

2.5单元型城市规划——外在推动力

2.6跨界非政府组织及其有效性的缺失——社会根源

2.7社会信用危机——社会土壤

第六章走向区域治理:跨省都市圈经济的整合机制

1.构筑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政治体系

1.1跨省都市圈现代城市政府再造

1.2跨省都市圈城市政府间网络互动—合作伙伴—行政协调的新型关系再造

2.构建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市场经济体系

2.1跨省都市圈现代企业体系

2.2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市场体系

3.培育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社会体系

3.1跨省都市圈现代非政府组织体系

3.2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4.构筑跨省都市圈现代城际合作体系

4.1政策网络:跨省都市圈现代城际合作的新理论

4.2跨省都市圈现代城际合作体系的基本框架

4.3跨省都市圈现代城际合作的基本模式选择

第七章徐州都市圈的战略意义与经济现状特征

1.构建徐州都市圈的战略背景与意义

2.徐州都市圈经济的现状特征

2.1徐州都市圈的第一增长城市——徐州的核心地位

2.2产业结构层次低,总体经济实力较弱

2.3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差异大

2.4具有狭义的跨省都市圈特征

2.5中心首位度低,空间联系薄弱

3.对徐州都市圈经济的总体评判

第八章徐州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形成过程及表现

1.历史时期:徐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①

1.1彭城时期

1.2战争前沿城市时期

1.3都督府—武宁军时期

1.4由繁荣走向衰落时期

1.5交通枢纽时期

2传统经济时期:纵向经济一体化

3.体制转型时期:分割型行政区划与行政区经济的形成

3.1中心城市行政区划问题

3.2徐州都市圈行政区划体制矛盾与行政区经济的形成

3.3边界政策差异*——徐州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典型表现

第九章中心培育、区域协调:徐州都市圈经济整合对策

1.中心培育: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基础和前提

1.1行政区划调整——提供足够的经济发展空间

1.2产业培育——强化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

2区域协调: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关键

2.1行政区划大一统模式——设立徐淮省

2.2松散组织协调——都市圈协调委员会

2.3联合组织协调——都市圈联盟

2.4中间组织协调——行业协会、智囊团和发展论坛

3专项整合——徐州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突破口

3.1政府理念整合

3.2交通整合

3.3产业整合

3.4信息整合

3.5生态整合

3.6边界市场整合

第十章结论

1.大都市圈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主要单元,是国际城市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2.跨省都市圈经济是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体化经济”,我国还相距甚远

3.行政区经济与跨省都市圈经济的关系实质是行政区与经济区、政府与市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是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行政区经济最终将会淡化或消除,而在城镇密集地区组建都市圈经济是其近期演变趋势

6.行政区划调整并非是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唯一出路,走向区域治理才是根本出路

7.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跨省都市圈经济研究体系

8.成立徐淮省是直接促进徐州都市圈经济整合与快速全面发展的理想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和附图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从中国行政区经济发展演变的趋势出发,遵循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单个跨省都市圈为研究对象,沿着行政区经济与跨省都市圈经济之间关系这一主线,主要采用一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数据统计、定量分析,以及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对跨省都市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