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边缘与中心之间——对伊丽莎白·乔丽作品的符号学研究
【6h】

边缘与中心之间——对伊丽莎白·乔丽作品的符号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Margin and Center

Ⅰ.Dichotomous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World

Ⅱ.Definition of Margin and Center

Ⅲ.Relationship between Margin and Center

Conclusion

Notes

Chapter Two Elizabeth Jolley and Sense of Margin-Central Mischief

Chapter Three Silence in the Shadow of Power-Mr. Scobie's Riddle

Chapter Four Myths of Margin and Codes of Powerlessness-Milk and Honey

Ⅰ.Myths of Ideal and Instrument of Power

Ⅱ.Myths of Margin and Mystery as the Other

Ⅲ.Codes of Powerlessness and Opposition of Myth and Mystery

Conclusion

Notes

Chapter Five Demystification of the myths-Palomino

Introduction

Ⅰ.Lesbian-A Shunned Existence

Ⅱ.Sexuality as Dynamic--Demystification of Heterosexuality

Ⅲ.Sexual Equality-From Lesbian Visibility to Corporeal Subjectivity

Conclusion

Notes

Chapter Six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Margin-An Innocent Gentleman

Chapter Seven A New Perspective between Margin and Center-The Orchard Thieves

Conclusion Boundary Blurred-Concurrent Cosmos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登记表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从符号学意义上讲,真正的符号所触及的是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符号学理论研究澳大利亚小说家伊丽莎白·乔丽的作品,认为乔丽小说的主要意义在于对西方传统二元论的消解与超越。这是她的小说反传统意义的出发点,也是批评家认为她的作品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很多批评家对乔丽的小说态度炽热,但多少都停留于感性层面,并未洞见其文字背后的哲学深度。这主要是缺乏对于反传统思维的文学趋势的理性把握。符号学理论思考有助于在西方二元认知法框架之外理解乔丽的小说、考察其动力机制和文化涵义。 论文试图通过对乔丽的五部小说和一部自传性文集的符号学分析,廓清乔丽创作阶段分期的难解之谜,揭示其作品至今不为人认识的某些内涵,以及乔丽为社会边缘人代言的深远意义。 论文由引论、正文(共七章)和结论组成。 引论部分回顾了迄今为止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乔丽的研究。由于乔丽的小说超越了人文主义批评理念,人文主义批评自身的局限容易导致对小说的误解与误读。批评家从后现代角度评价乔丽小说的方法,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乔丽小说所探索的固然也是女性主义所关注的富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但是乔丽小说的主题显然更具有普遍性。 对乔丽小说研究最有意义的方法是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该方法研究边缘与中心问题,这恰恰是乔丽在作品中力图消解的二元思维方式。而采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则可以更好地破解乔丽小说中边缘与中心背后所隐藏的深刻涵义。引论中对如何应用该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释。 第一章关于边缘与中心概念的理论探索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两分认知法。它有两个起源:哲学和宗教。 第二章探讨的是伊丽莎白·乔丽的边缘感。作品与作者的意识形态代码紧密相连,作者本身既是编码者也是解读特定信息的依据。 第三章论述的是权力阴影下的沉默。沉默作为一个无语言的意义符号,具有多义的特征。通过乔丽的小说《斯可比先生的谜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机构(如疗养院)以沉默作为漠视老年人的手段,体现为对老年人缺乏尊重,缺乏关照。 第四章讨论的是边缘的神话与非权力的编码。 第五章阐述了神话的破解。现代是一个制造神话、强化中心的价值观念的特殊时代。 第六章考察了边缘观念的转化。符号的真正功能是揭示。《天真的绅士》揭示了后现代人从经济边缘到心理边缘的转化,表现了人格的边缘性是人最大的悲哀。 第七章提出了边缘与中心之间的新观念:多样化整合。 结论部分提出了“模糊界限——共生的宇宙观”的观点。乔丽的作品由于没有按写作年代顺序发表,多数乔丽的批评家认为把她的作品划分为不同阶段是不可能的。但本篇论文在符号学分析过程中发现她作品的符号性隐含着作家对“中心与边缘”思考的成熟过程。这种过程体现为她对边缘人命运的不同处理方式上。因此这一研究方法可以把她的写作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都反映了乔丽力图模糊中心与边缘的界限、谋求共生的宇宙观的思想:即本质上人类与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多样性一样是有差异的,承认其多样性,接受其相关性,尊重其自主性,是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共同体的唯一途径。在这个阶段,乔丽似乎完成了对追寻人生真理的朝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