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魏俸禄制度述论
【6h】

北魏俸禄制度述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北魏前期官僚收入概况

第二章 平城中后期的“班禄制”

第三章 洛阳时期和“爵禄食邑”制度

第四章 北魏官员的经济来源及其个案分析

结 语

参考书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太和八年(484)俸禄制度全面实行和孝文帝迁都洛阳作为分水岭,把北魏历史时段划分为北魏前期、平城中后期和洛阳时期,并以此为背景对北魏官员在相应时期收入的主要概况及特点一一阐述,着重论述北魏俸禄制度构成的两个方面,即职官俸禄和食邑爵禄。 研究以为,北魏俸禄制度的初行时间应为献文帝时期(466-471),后因重重阻力,最后只在地方官员中实行俸禄制。至太和八年(484),孝文帝实行俸禄制度后,把原先的地方官员俸禄制纳入了其俸禄体系,至此,北魏开始实行统一且完整的俸禄制度。北齐制度多因袭北魏传统。太和二十三年(499)职官体制改革后,北魏创新地采用了九品三十级制,亦为后来的北齐沿袭。故笔者推测,北魏与北齐在官俸数额方面或许也有相当大的雷同。因此,以北齐官俸数额为基准对北魏的俸禄数额进行分析,得出北魏从三品以上官员的官俸大概比北齐相同品级的官员官俸高400匹帛左右。 食邑爵禄在北魏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仅有政治名誉的虚封制到拥有一定经济收益的实封制或虚实并封制,这一方面是北魏汉化的结果,体现了其整个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北魏统治者在政治才能方面还不够成熟。 前贤时哲对北魏俸禄问题已作了初步研究,但总体论述相对较少。北魏俸禄制度从无到有,实际上反映了拓跋鲜卑自进驻中原以来,在制度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变革。从北魏前期杂乱无章的班赏制度到中后期井然有序的俸禄制度,这一方面是北魏整体国力的上升,同时也体现了北魏统治者由少数民族的身份一步步深入汉化的进程。提出这个论题,主要是对北魏整个俸禄体系作较系统的论述,进而探讨北魏一朝官员的俸禄体系由随意性向制度化发展的内在脉络。制度的变革是决定性的,文化的积淀是深远的,北魏在制度文化上的逐步变革和与汉文化的融合,为此后的隋唐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论述了北魏前期官员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战后班赏; 第二章全面论述了太和八年的班禄制度及其相关内容;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北魏的爵禄食邑制度及其相关内容; 第四章主要是对北魏官员的其他收入来源作了概述,并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北魏官员的收入情况作了详细描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