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闻传播与小说情调——以早期申报馆报人圈为中心
【6h】

新闻传播与小说情调——以早期申报馆报人圈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版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导论

第一章近代报业与小说生产革新

第一节申报馆小说生产的多样化

第二节美查的经营对近代小说的意义

第二章新闻生产与类小说的文体意义

第一节类小说与典型新闻、典型小说的区别

第二节类小说产生的根源:早期报人的观念转变

第三节类小说的叙事特点

第三章类小说的发展与转化

第一节类小说的发展与报人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报刊文体与小说资源的拓展

第四章报人圈与小说情调

第一节报人的传统情调与报人圈的形成

第二节传统情调的变迁与报人圈的小说活动

第三节早期报刊小说的转载与报人观念交流

第五章报人的选择与小说的沉浮

第一节王韬小说的“游戏”

第二节“孙韩会”的象征意义

结语

附录:早期《申报》小说、类小说目录(同治十三年一光绪二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19世纪近代报业开始在中国建立,中国报人也应运而生,他们的出现对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传统的小说观念也在此影响下逐渐向现代转变。 英人美查创办的申报馆是晚清中国首屈一指的媒体,其经营范围从报纸渐渐拓展到书籍、期刊和画报,为小说提供了多种形态的载体。西方的新闻观念对报人的影响尤为突出。由于中国原先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早期的报人在理解西方新闻观念的时候即以中国传统的小说观念为主要参照,早期中文报纸的新闻中夹杂着大量小说和类小说,就是这种过渡观念的反映。这一接受过程也使西方叙事观念中的一些因素渗入中国的小说观念中,西方常用的一些叙事方式和技巧也逐渐被报人所掌握,并运用于小说和类小说的写作。笑话、轶闻、答问等传统叙事文体由于常常刊登于报刊,开始具备许多新的特征,新小说在吸收这些传统文体的时候也受到了它们所附带的报刊因素的影响。新闻工作也对报人的小说创作有所影响,传统小说家所习惯的题材、视角、结构、风格在报人的创作中已开始改变,报人的现实感和报章的叙事形态深刻地改变着小说的传统。 近代媒体改变着传统文人的交往方式,媒体的效应使报人成为中心人物,相近的身份、处境、观念和趣味使报人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形成新型的交际圈,他们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媒体的便利使更多的文人加入其中,构成庞大的文人群体。报人圈的形成使报人的小说观念、兴趣和趣味能够获得迅速获得广泛的响应。报人们品花兴趣的日益增长促进了狭邪题材小说的繁盛,而对志怪兴趣的衰退则加速了它的消亡。传媒技术打破了传统文人交往的地域限制,沪港两地的。报人圈有着频繁的交往,《申报》对《香港近事编录》、《香港中外新报》和《循环日报》等港报多有转载,而对它们所刊小说的转载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两地报人小说观念交流和发展的许多细节。 王韬、韩邦庆、孙玉声等一些报人小说家的小说创作在19世纪显得非常突出,报业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方式和创作方式,他们的作品虽然仍保持着传统的形式和风格,但新的小说观念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小说文本和传播方式中。事实上,他们的这些尝试已经开新小说之先河。 可以说报人在晚清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凌硕为;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陈平原,陈大康;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新闻学;
  •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小说; 申报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