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6h】

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选题的提出和意义

1.3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1.4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相关概念综述

2.1创新理论和创新型城市

2.1.1创新概念的提出

2.1.2城市关于创新的基本理论

2.1.3创新型城市

2.2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

2.3城市信息化

2.3.1关于信息化

2.3.2城市信息化的概念和发展

2.4数字城市

第3章城市创新能力国内现状分析与评估

3.1我国城市创新能力现状

3.2关于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3.2.1国外有关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3.2.2我国有关区域和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第4章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评价指标体系

4.1关于城市信息化的测评

4.2我国城市信息化现状

4.3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瓶颈

第5章 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信息化关系分析

5.1城市信息化支撑城市创新

5.1.1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支点

5.1.2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服务创新的平台

5.1.3信息化人才是知识创新的智力资源

5.1.4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是制度创新能力的前提

5.2城市创新促进城市信息化

5.2.1科技创新催进信息化

5.2.2制度创新保证信息化

5.2.3产业创新激活信息化

5.2.4服务创新拓展信息化

5.2.5意识创新延续信息化

第6章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关系实证分析

6.1北京高度信息化激活创新力

6.2纽约完善创新体系扭转信息化

第7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Kresl的城市竞争力理论,他从对美国24个大城市的发展状况研究中提炼出:经济财富的增长和衰退与国家经济正在发生的一切极少或是毫不相关,尤其在贸易自由化和技术快速变化与传播的时代,我们必须逐步将注意力投向城市经济竞争力及加强竞争力的政策上。城市竞争力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心,因此如何加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成为了政府和学术界共同研讨的问题。无论是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城市的创新能力建设,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手段加强城市的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人类完成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的过渡,相应的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模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这一变革使得工业化从中级阶段转向了高级阶段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资本、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递减现象,而技术创新、知识进步日益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自此信息化和创新成为了驱动城市竞争力的两大资源。 在学术界众多对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中,理论颇多。但都只是停留在城市信息化和创新各自本身,并没有对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创新力是一个城市的软件环境,而信息化是硬件水平,这两者之间单独存在都是很难成长的,只有硬件和软件的整合体对于城市的发展才能发挥其意义。 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信息化,更需要创新。城市创新之所以离不开信息化,正是因为城市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都影响着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第4章中本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分析,并从学术界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中分析出,城市信息化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信息技术是创新的支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创新的平台,信息人才是创新的资源,信息产业是创新的环境,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支持是创新的前提。这说明城市信息化能促进城市创新。 同样,城市的信息化作为学术界研讨的焦点,本文也详细做了阐述,但是,我们看到,无论把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技术或是制度,其都只是局限于信息化本身。在第5章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瓶颈,用创新的视角重新定位了信息化建设。城市的创新需要信息化支撑,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同样需要创新的带动。信息技术需要创新,信息产业需要创新,信息服务需要创新,信息机制需要创新,信息意识需要创新。 从这些分析中,不难看出城市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第6章,本文又以实证的角度,列举出北京和纽约在信息化和创新方面的实战经验,用实例再次证明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信息化水平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本文就是从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角度出发,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二者之间正相关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会只有创新力,也不能只有信息化,而是要把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信息化结合起来,用创新力的优势弥补信息化的缺陷,用信息化的手段催生创新力,把两种不同的战略路线融合起来为城市的发展服务,这才是一条能够经久不衰的发展路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