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庄子死观初探
【6h】

庄子死观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第一章庄子死观的提出

第一节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

第二节庄子死观的背景

第二章庄子死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道

第二节气

第三节命

第三章庄子死观的内容

第一节庄子观看死的视角

第二节死非亡

第三节死乃命

第四节死生一如

第四章庄子死观的启示

第一节注重人与天地万物的浑然一体

第二节命定之死即是正常之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回顾我国传统死亡文化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从来都不能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绕开,因为在中国先秦至今的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中,儒家与道家构成中国文化的两大主干。儒家重视生命,乐生哀死并讳死,其对于死亡的态度一言蔽之,即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家虽然与儒家学说针锋相对,但说到底其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如冯友兰所说的“全生避害”,可是道家的全生并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要获得一种“登假于道”的本真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生与死不是对立的,所以不同于儒家因重生而哀死,道家特别是庄子不仅敢于直面死,而且从道通为一的本真之境出发把死放在大道流行过程中,把世人眼中的死亡还原为死本身,死也不再等同于亡,而仅仅是物化、是大道流行,死获得了“死生一如”的本质。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庄子死观的基本内容。全文共分为五部分。文章首先在导论中结合我国死亡学的发展介绍了该文研究的动机。在第-章中简要介绍了庄子、《庄子》以及庄子死观的时代与思想的背景,以求初步揭示庄子死观形成的动因。由于一定的思想总是以一定的概念为基础展开的,所以在第二章中,首先对与庄子死观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这些概念主要有道、气、命。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集中探讨了庄子死观的具体内容,即庄子把死放回到大道运行之中,死不再是死亡,而就是死本身,死与生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见了,在道的本真境域中,生与死呈现出死生一如的面貌。第四段着力分析了庄子死观的一些启示,由于在导言中已经分析了其对庄学研究和对中国死亡学建构的重要性,所以这里主要强调其死观对消除现代人死亡紧张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