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圆善与理性信仰——论康德德福观的现代意义
【6h】

圆善与理性信仰——论康德德福观的现代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序论

第一章康德圆善的渊源

第二章康德圆善的两个维度

第三章圆善与启蒙精神

第四章康德圆善的现代回应

第五章康德圆善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实中没有一条德福守恒的定律来守护德性的价值,德福关系永远铭刻着一种吊诡。但从古至今却不缺乏对德福一致的种种思辨的或信仰的解释。然而启蒙以来的世俗化过程中带来的信仰缺位,工具理性、实用理性对道德主体的宰制,已逐步瓦解了传统哲学或宗教对德福一致的诠释理路,致使道德信仰危机成为现代精神危机中最突出症结之一。故而,重新奠立德福一致这一道德信仰,对解决因德福失衡带来的价值淆乱的问题,维系日益衰退的道德价值体系,甚至现代精神信仰重建,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康德圆善(summumbonum),以其理性信仰之特质,具有比以往任何德福统一理论都丰富的现代性意涵,因此成为解决这一现代道德信仰问题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康德的圆善思想,来源于他对传统德福一致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康德认为,德性与幸福之间存在必然的一致关系,但他不认为是幸福论德福观(伊壁鸠鲁)和传统德性论德福观(斯多葛)那种分析的关系(在德性与幸福之间寻求同一律),而是先验综合的关系,因为这二者否定了德性与幸福的相互独立的价值。他彻底摒弃了幸福论以福为德的进路,但吸取了他们对幸福的独立价值的认识。他对传统德性论德福观则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加以扬弃,他虽否定其分析的进路及其对幸福价值的独立性的忽视,但完全首肯其对德性优位的强调,并继承这一传统创构了他先验(或批判)德性论的圆善说。基督教德性论的德福一致信仰理路的神义论基底,注定它是根源于一种他律道德原则的产物,也注定它是康德在自律道德原则之上建立的圆善说必然批判的对象,但是康德在此却为借用其上帝和灵魂不朽的理念,对基督教做了刻意的误读或创造性阐释,以人义论偷换了其神义论基底,从而将基督教这种进路(上帝之国)转换成圆善进路。综上可见,康德圆善说是对古代德福统一思想的总结和超越。但其对于现代精神重建的资源意义,根本的还在于其内在的现代性特质。康德圆善内含自然价值和自由价值的二维结构,但这只是它显形的内在结构性特点。在圆善理念中,尚有一种深层二维结构,即世俗性和神圣性,或曰人文道德(理性)与超人文信仰(启示)的双重结构及其张力。这种结构关系,跟圆善同时作为道德理念和神学理念直接相关。从圆善与实践理性的三大悬设的关系,以及康德的道德神学同传统基督教神学的关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纠结在圆善理念上的现代精神信仰困境。康德在世俗与神圣两极之间的摇摆,并最终立定在人本的、理性的世俗化价值立场上,代表了整个启蒙现代性的艰难抉择。在启蒙的精神内核——启蒙理性和进步理念中,对圆善内在精神结构的探求,根本上揭示了这个二维结构的现代性深度。理性精神、人本主义,才是圆善最内在的精神位格。但圆善并没有否弃神圣性,相反,正是它直接打开了信仰之路。圆善同样具有超世性价值诉求。而圆善在启蒙进步理念的塑造下,作为无限向善进程中的一个目标或信仰,与现代人那种在直线矢量的时间观念框架下形成的现代性心性结构正好契合。概括而言,这个理念具备理性、主体性、世俗性、超世性等现代性信仰特征,是疗治现代精神危机不可多得的思想资源。这一点,康德之后亦无人能及。西语世界对康德圆善说的回应与批判,虽指出了其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之弊,但并没有在德福一致思想上有任何明显创新,更不用说超越康德。汉语世界牟宗三,以德福的当下相即从哲学思式上颠覆了康德未来式德福统一信仰,算是现代对康德圆善最有挑战性的回应,但这种思路毕竟是古代式的,况且有严重精英主义之弊,故而其对现代精神(道德信仰)重建的资源意义有限。经过严格的历史的批判性检审,相较之下,康德圆善说仍是当下最具现代性精神资源意义的德福统一理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