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固革命根据地专题研究
【6h】

东固革命根据地专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时间相当,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基石和源头,在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但长期以来,中共党史学界对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宣传和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丰富内涵、鲜明特色、突出贡献和历史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些专题性的研究和探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历经了跌宕起伏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东固革命根据地开始进入党史研究的视野,一批珍贵资料得以公开;20世纪90年代,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逐渐得到党史权威著作的肯定和认可;进入21世纪至今,东固革命根据地研究日益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新兴热点。通过探析东固革命根据地研究长期迟滞的主客观因素,包括:涉及到“肃反AB团和富田事变”的敏感话题;“为尊者讳、为贤者隐”的传统思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宣传需要;研究者怕触“高压线”的畏惧心理;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使“李文林式”自然消隐等五方面。由此,本文提出了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必须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既要有“众擎易举、众星拱月”的历史高度;又要有“源流分明、东西辉映”的科学定位;还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党史学界对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时间、终止时限和阶段划分一直存在着见仁见智的争鸣。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以坳上会议作为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开端,以红军长征后根据地沦陷作为该根据地终止的下限,中间划分为创建和形成、巩固、发展、延伸(坚持)四个阶段比较妥当。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丰富内涵,在党的组织发展、革命政权形式、武装斗争方式、土地革命政策、经济社会建设、文教卫生事业等六大方面作出了可贵探索和创新实践。本文在发掘东固革命根据地突出亮点的基础上,归纳了该根据地得以成功的基本经验:公开的武装斗争与秘密的政权割据相结合;变动不居的游击战术与“波浪式”前进相承接;地方红军本土化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相统一。此外,通过毛泽东终生难忘的东固情结及其在多篇历史文献中对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高度评价,进一步展现东固革命根据地独树一帜的魅力。
   通过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特色的比较:两者都是在“八七”会议的精神指导下,通过武装斗争的途径,依托有利的地形条件,在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地方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在创建初衷、领导层面、军队构成、割据方式、采取战术、土改政策、与白区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进一步凸显出两块革命根据地各有千秋、相互辉映的鲜明特色。由此得出三点历史启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叫花子不与龙王比宝”;要善于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创新革命斗争方式;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必备环节。
   以毛泽东1930年前后发生重大思想嬗变作为切入点,结合毛泽东“上山”思想发展脉络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回顾,阐明在井冈山时期,多次深刻的历史教训使毛泽东形成了强烈的固守根据地的思想,但在“经济上无出路”和“军事上无退路”两个“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又迫使毛泽东破除了在固定区域凭险据守的观念局限。东固革命根据地“四处点火”的创新方式和赣南、闽西地区的开阔视野,使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思索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产生和发展,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吉安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并经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的发动和影响,结合东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产物。东固革命根据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路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促使毛泽东由“城市中心论”转为“农村中心论”;东固革命根据地团结争取中间力量的有效做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统战理论,使该根据地得以顺利发展壮大;东固革命根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和“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中国革命战略战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基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和重要作用,在综合前人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评价的基础上,本着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结合、历史性和时代性相承接、客观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分别从东固革命根据地对赣西南革命斗争的支持,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影响,对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对中央苏区的创建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等五个视角,对东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相关历史评价。
   最后,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三点体会:一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二是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三是要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