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乌鲁木齐公共艺术的场域性研究
【6h】

新疆乌鲁木齐公共艺术的场域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在21世纪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发展热潮中,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硬件设施都有明显改善与进步,但高速运转追求经济指标的同时也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生活的匮乏,这点在我国尤为凸显。高耸的大楼、拥挤的街道以及被恶化的生态,一点一点的吞食着本应属于市民的生活空间,把人们紧紧包裹在钢筋混泥土构筑的牢狱中。“文化沙漠”已不是耸人听闻的言论,它正悄无声息逼近大众生活的公共领域。艺术便成为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公共艺术自古有之,当代艺术家们结合社会形态特征和大众文化繁荣的迫切需求,赋予它新的哲学思想--“公共精神”。因此公共艺术便以满足大众文化权利,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凝聚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新姿态,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
   本文共五章节,以公共艺术在乌鲁木齐市的发展为例,逐一分析客观存在的地域特色、历史渊源和现有城市硬件环境,阐述乌鲁木齐公共艺术文化资源利用方面的个人观点,并借助国内外优秀的公共艺术案例,提出适和特定场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参考,具体摘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通过公共艺术的词源学理解、公共精神,概述在现代语境下公共艺术的理论知识,强调公共艺术在现实操作中所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第二章介入“地域”和“场域”理论,辨别二者之间的概念差别和论述场域性公共艺术的现实意义;第三章以多学科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分析公共艺术所依靠乌鲁木齐大的文化背景,如“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定位研究”、“乌鲁木齐多元文化分析”、“乌鲁木齐公共艺术的现状分析”和“乌鲁木齐公共艺术的发展契机”,从宏观的角度概述乌鲁木齐地域特征和公共艺术发展现状,从而弥补后文对乌鲁木齐公共艺术场域性分析的微观缺陷;第四章以“场域”理论为指导借助乌鲁木齐旅游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成果,具体分析乌鲁木齐不同场域的文化定位与公共艺术可行性建议;对今后乌鲁木齐公共艺术的良性发展寄予很大期望,从长远的角度提出建立乌鲁木齐公共艺术发展合理机制的个人见解。第五章为结语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