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研究——基于上海C区的调查
【6h】

中小学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研究——基于上海C区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方案

第二章 理论探讨

一、教师行为

二、中小学校外科技教育发展与教师行为

三、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

四、研究现状总结

第三章 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二、现状调查的结果

三、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改善对策的探讨

一、制度建设与完善

二、教师素质的提升

三、组织管理改善对策的探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造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校内科学课程和校外(或课外)科技活动两个渠道进行。在校外(或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知识技艺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提升不是通过统一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而是通过校外科技教师对青少年的指导、实践来完成的。校外科技教师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其指导行为是贯穿于这三个过程中的。
   围绕“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这一论题,论文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从理论的角度对教师行为、中小学校外科技教育发展与教师行为和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资料统计、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对上海市校外科技教师的指导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指导学生行为、组织行为和指导教师行为三个角度发现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因为进行了分析,对指导行为改善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调查主要结论有:校外科技教师的指导学生行为在其外显的是否开设有面向学生的科技培训课程、培训频率和培训内容三个方面达到基本的要求,校外科技教师是市级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学生的主要指导者,在重大竞赛中,这种指导作用更为明显;校外科技教师的组织行为在其外显的是否面向学生开展科普活动这个方面是基本达到了要求,但其体现在学校教师对科普活动的知晓率和学校对科普活动的参与率这两方面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校外科技教师的指导教师行为在其外显的是否面向教师开展培训活动、培训频率和培训内容三个方面基本达到要求,而其成效通过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学校科技教师对区内教师科技培训活动的知晓率、参与度和认同率四个方面的数字上看是基本达到要求的。
   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有:指导学生行为在教学上缺乏课程理念和自编教材的意识,项目内容过多、主次没有分清,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上偏于薄弱;组织行为在组织协调上有所欠缺,重竞赛而轻活动,内容缺乏新意,引入的社会资源在项目间分布不均;指导教师行为在机制上有很大不足,缺乏公认的、具有引领作用的项目教材,传、帮、带机制缺失,教师培训内容未跟上新形势的要求。
   问题因为的根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教师素质的不适应;校外科技项目综合性特性的需求;组织管理的疲软和中小学校外科技教育发展新适度的影响、对中小学校外科技教育普遍认识的影响和政策影响等外部社会环境的限制。
   据此,论文从制度建设与完善、教师素质的提升和组织管理改善三个方面对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改善对策进行了探讨,主要建议包括:建立中小学校外教育科技项目发展新规划,深化对中小学校外科技教育的理论研究,完善中小学校外科技教育制度建设工作;建立校外科技教师新教师培训体系,加强校外科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校外科技教师素质标准,改革校外科技教师评价体系和创设校外科技教师激励新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