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本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S社区“助老服务圈”为视角
【6h】

本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S社区“助老服务圈”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社区养老问题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我国养老服务现状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社区养老模式及启示

第二节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实践

第四章 S社区“助老服务圈”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S社区养老需求分析

第二节 S社区养老服务实践--“助老服务圈”

第三节 S社区“助老服务圈”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 完善本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对策

第一节 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政府对社区养老工作的主导

第二节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第三节 夯实社区养老服务内涵,逐步扩大为老服务范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大趋势,已成为全球人类社会十大长期风险之首。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计划生育政策等历史因素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至2009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上海早在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2009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5%,达到315.70万。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到上海的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纯老”、“空巢”家庭增多等情况,传统的由子女为长辈提供生活照料的养老方式正在逐步弱化;而机构养老由于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大多数城市老年人的养老要求。因此,人们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上海在社区养老服务上的探索起步较早,2000年,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广“居家养老”,经过近10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本文从分析我国老龄化背景入手,指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针对特殊对象的居家养老目前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提出“社区养老”这个以社区区域范围开展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对英国社区照顾、日本社区养老、上海“居家养老”等社区养老实践情况进行整理,并具体选取了S社区开展的“助老服务圈”社区养老服务为对象,进行了对照分析,从而指出今后我国,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在养老问题上,应该着力发展“政府主导、讲求公益性,社会参与、突出多元化,内涵丰富,扩大覆盖面”的社区养老服务,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