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梢蛇雄性生殖系统年周期的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6h】

乌梢蛇雄性生殖系统年周期的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乌梢蛇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图版说明

图版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性成熟的雄性乌梢蛇(Zaocysdhumades)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组织学方法对其精巢、附睾及输精管等器官在年周期中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较系统地观察和分析,以揭示其生殖的年周期变化规律;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不同月份血清睾酮、雌二醇和孕酮的浓度,试图了解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及其与精子发生和生殖活动的关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年周期中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在精巢和输精管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它们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这些工作旨在丰富爬行类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的内容,并为乌梢蛇的繁殖、保护及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结论如下。 1.乌梢蛇精巢的年周期活动由6个特征明显的时期构成:4月份为第Ⅰ期,为精原细胞的增殖期;5、6月份为第Ⅱ期,为精母细胞发生期;7月份为第Ⅲ期,为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期;8~10月份为第Ⅳ期,为精子形成期;11月份为第Ⅴ期,生精活动基本停滞;从12月到来年的1月份为第Ⅵ期,生精活动完全停滞。因此,乌梢蛇的生精周期属于非连续型、生殖类型为交配后型。 2.乌梢蛇精巢重量和精巢系数的年周期变化曲线分别呈现出双峰值和单峰值。本文认为精巢重量和精巢系数均可作为判定蛇类生精周期的指标,其中重量曲线的第一个峰值表示生精活动处于第Ⅲ期,第二个峰值表示处于第Ⅳ期;系数曲线的峰值表示生精活动处于第Ⅲ期。 3.乌梢蛇输精管的结构比较特殊,前部的粘膜层和肌层共同向内突出将其完全分隔为2~5个部分,后部只有粘膜层向内突出形成粘膜皱襞。此外,输精管肌层的厚度从前向后逐渐增加。 4.除7月份外,乌梢蛇输精管内全年均存在大量精子,推测陕南地区乌梢蛇的交配期可能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再结合附睾中精子的年周期变化,本文认为输精管是乌梢蛇精子储存的器官。 5.曲细精管是乌梢蛇精子形成的最主要部位。此外,从输精管内的球形结构推测,输精管可能是乌梢蛇精子形成的另一个部位。 6.在年周期中,乌梢蛇血清睾酮浓度的变化曲线呈现出双峰值,主峰在5月份,次峰在9月份。主峰可能与乌梢蛇冬眠后精子发生的恢复有关,即促进精原细胞的增殖和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次峰可能与精子细胞的变态相关。 7.在年周期中,乌梢蛇血清雌二醇浓度在4月份达到最大值,9月份出现了一个小的峰值。雌二醇的最大值可能与精原细胞的增殖有关,雌二醇小的峰值可能与精子形成有关。 8.在年周期中,乌梢蛇血清孕酮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与其交配期在时间上基本一致。本文认为,孕酮的峰值与其交配行为相关,可能是刺激乌梢蛇交配行为出现的重要因子。 9.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乌梢蛇生精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生精细胞,调节精子发生,其中雄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可能与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及精子形成密切相关,孕激素受体可能与精巢的发育和成熟相关。芳香化酶在精巢中的阶段性表达表明,芳香化酶可能与乌梢蛇精子发生及精子存活的关系密切。 10.3种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在乌梢蛇输精管内的精子上均有阳性反应,表明它们可能均与维持精子的存活及其正常功能相关;同时,它们在输精管内球形结构中也为阳性表达,表明它们可能在促进球形结构内的精子细胞变态和精子成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