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梢蛇雌性生殖系统年周期的组织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6h】

乌梢蛇雌性生殖系统年周期的组织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文中常用术语中英文及缩写对照表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乌梢蛇雌性生殖系统年周期的组织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性成熟的乌梢蛇(Zaocysdhumnades)为材料,运用一般组织学方法,对其卵巢、输卵管及臭腺在年生殖周期中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浆内E2、P4和T水平变化及其与生殖系统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还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乌梢蛇卵巢及臭腺内的3种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和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旨在丰富爬行类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的内容,并为乌梢蛇的繁殖、保护与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1.乌梢蛇卵巢系数在10月份至翌年4月份一直比较低,5月份卵巢系数明显上升,6月份达到最高值;从卵巢系数的年周期变化看,推测陕南地区乌梢蛇的排卵时间在每年的6-7月份。 2.乌梢蛇卵泡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卵原细胞、初级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等4个时期,其中生长卵泡是卵泡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乌梢蛇生长卵泡的滤泡细胞是由小细胞、中间细胞和梨形细胞组成的异形滤泡细胞。异形滤泡细胞不仅是有鳞目动物独有的特征,而且,本文认为异形滤泡细胞现象也说明了蛇亚目与蜥蜴亚目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乌梢蛇卵泡闭锁的意义之一可能是控制卵母细胞数量,以有限的营养物质保证一定数量卵母细胞的成熟。在5-6月份和8-9月份闭锁卵泡增多的时候,乌梢蛇血浆E2的浓度均有显著升高,推测乌梢蛇闭锁黄体可能有分泌E2的功能。此外,从乌梢蛇卵泡闭锁时滤泡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嗜色性的变化看,乌梢蛇卵泡的闭锁与滤泡细胞的凋亡有关。 4.从乌梢蛇输卵管前、中、后段粘膜层的形态结构看,输卵管不同部位各自执行着不同的功能。此外,输卵管粘膜层在年生殖周期中以7-8月份最厚,结合放射免疫分析法的结果,推测E2能够促进乌梢蛇输卵管的发育,P4则拮抗E2的作用,阻碍输卵管的发育。 5.从臭腺的组织结构特征可知,乌梢蛇的臭腺应属于全质分泌腺。臭腺分泌物不仅具有吸引异性的作用,它可能还是种群内部个体间相互联系的信息素。 6.在年生殖周期中,乌梢蛇血浆E2水平出现两个峰值,主峰出现在6月,次峰出现在8月,E2可能在乌梢蛇卵黄的合成和积累中起着积极的作用。E2主峰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滤泡细胞和闭锁黄体共同分泌的结果,次峰可能主要由闭锁黄体的分泌引起。 7.乌梢蛇血浆P4水平的峰值在6月份出现,其余各月份的血浆P4水平均较低。6月份正值乌梢蛇排卵期,推测乌梢蛇随着排卵所产生的黄体能够分泌P4。 8.乌梢蛇血浆T水平在4月份达到峰值,5月份至次年3月份T均处于较低水平。5-6月份T水平迅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很大一部分T转化成E2,进一步诱导卵黄的合成。 9.ER、PR、AR及芳香化酶在乌梢蛇卵巢均有表达,滤泡细胞中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可能在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3种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在闭锁黄体中也有表达,其中以ER的表达较强,推测ER在乌梢蛇闭锁黄体的内分泌功能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10.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广泛存在于乌梢蛇各个时期的臭腺腺细胞及其分泌物中,推测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对乌梢蛇臭腺的生长发育及腺细胞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中AR是促进乌梢蛇臭腺发育及其分泌功能增强的重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