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语言游戏看理解的可能性
【6h】

从语言游戏看理解的可能性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试图在阿佩尔诠释学思想的指引下探讨理解的可能性问题。既然在阿佩尔诠释学中“语用”是理解的基本维度,那么本论文第一部分就来讨论语言之使用。关于语言意义在于使用的观点,本论文从传统的意义观念出发,即从意义在于命名出发,通过以“数词”为例,揭示出使用是比命名更为根本的意义根据,而使用只能是具体的使用,并进而被具体化为语言游戏(Sprachspiel)。在这一部分中,本论文还讨论了理解的“意向性”,这里的“意向性”并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at),而是指语言意义的指向性,通过对语言、思想、对象三只之间关系的澄清,本论文得出这样的观点:即语言表达思想,在表达中,也就是在使用中,思想与对象取得一致。
   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其实是在于其可能的使用,语言游戏可以被视为是可能性的落实。本论文第二部分就讨论这种可能性的根据,讨论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以日常语言为例说明其意义的可能性在于其使用之限度,如果僭越日常限度,日常语言就失去意义,因此日常语言同样只是一种可能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它并没有如“日常语言学派”所宣扬的那样具有某种特殊的效力;第二步通过对核心语言游戏,即小孩学母语的语言游戏的分析,揭示出游戏的学习本性,在语言学习中,我们进入生活,语言成为了生活的成其自身的向度,同时生活也成为了理解真正的基础;第三步讨论语言理解之可能性的限度,即作为语言意义之可能的生活只能被接受而不能被追问,任何对生活的追问都会在生活的边界处自行消解,因为生活的根基就是其自身;但同时我们现有的生活也只是一种可能,事实上我们不能排除异质生活的可能性。因此,理解是可能的,其可能性由生活形式(Lebensform)提供,理解只能在生活形式之内才有效。
   本论文的第三部分讨论关于私人语言之不可能的论证,指出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是因为其并不存在--只是公共语言的一个类比,即使存在也不可传达,即使传达也不被理解,根本上讲私人语言之不可能在于其不能参与到我们现有的公共性的语言游戏中来,因此所谓的论证只是一个概念上的排除,或者说是语言游戏的一个反证。本文论还认为,私人语言问题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一个翻新版本,其实质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语法(私人性)但却企图以事实的范式进入现有的语法,因此,哲学问题就是语法的误用。
   最后本论文在结论部分中总结到:理解的可能性在于语言使用的可能性,而语言使用的限度由生活形式规定,而生活形式只能作为一个偶然性的事实而被接受,任何对生活形式的追问(向内)都将自我消解,而任何超越(向外)生活形式的意义也没有根据,因此理解的可能性只是有限的可能性,理解要成为可能,只能在生活的边界处回归生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