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秦黄老学的结构性演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6h】

先秦黄老学的结构性演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先秦黄老学的思想架构及其发生

一、“黄老”的指称及其学说要旨辨析

1、“黄老”一词的指称

2、黄老学说之要旨

二、黄老学的兴起及其在先秦的大致发展脉络

1、黄老学兴起的大致年代及原由

2、黄老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先秦黄老学的结构性演变

一、《老子》确立先秦黄老学的思想框架

1、老子的道论

2、老子的治国论与治身论

二、从《黄老帛书》的思想体系看老学向先秦黄老学的演进

1、《黄老帛书》的道论对《老子》的继承与改造

2、《黄老帛书》的治国论对《老子》的承继与改造

3、《黄老帛书》的治身论对《老子》的承继与改造

三、从《管子》四篇的思想体系看先秦黄老学的发展

1、《管子》四篇在道论上的发展

2、《管子》四篇在治国论上的发展

3、《管子》四篇的治身论

第三章先秦黄老学的学术地位

一、先秦黄老学与庄子后学

1、《天道》诸篇之道论

2、《天道》诸篇的融合儒法

3、君臣之分与君无为而臣有为

二、先秦黄老学与儒家之荀子

1、天道观上的黄老性质

2、礼法结合的黄老取向

3、定分与无为的黄老君术

三、黄老学与法家之韩非

1、韩非政治理论上的黄老倾向

2、韩非治身论上的黄老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黄老”作为一种流行于汉初的政治思潮而为人习知,其先秦形态则较少受到关注。马王堆帛书的出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者们围绕黄老帛书对黄老学的形成年代及思想内涵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准,重新检视先秦旧籍,划定一批黄老作品加以研究。前人的研究使先秦黄老学的轮廓日渐明晰,关于黄老作品的文本注释与分析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便利。但是研究空间依然存在,如异说纷纭有待进一步比勘梳理;关于其思想上的研究多就世界观、辩证法、政治论等方面作切块分析而缺少整体结构上的系统分析等等。本文即针对这些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黄老之学,从黄老学的结构体系上观察其在先秦的发展演变,同时对黄老学的兴起、理论框架、思想内涵及历史地位等相关问题作一番梳理。 正文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章从《史记》入手分析“黄老”一词的所指及其理论框架、思想内涵,并概述其在先秦发生发展的轨迹。“黄老”大抵同于“道家”,与老子属于同一系统,而与庄子一派有别。其思想框架是以道论为基础向社会与人生落实而形成一套治国与治身理论。具体包括虚无为本的道体论;因循为用的道用论;因守时变,君臣分职,循名责实的治国论;清虚自守,免劳形神的治身论。黄老学是假托黄帝对老子的学说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由《老子》经《黄老帛书》到《管子》四篇代表黄老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 第二章以先秦黄老学的经典文本《黄老帛书》、《管子》四篇为例,从黄老学的结构体系上分析其在先秦的发展演变。《老子》首先确立了先秦黄老学的基本框架,即以道论为基础的治国论与治身论的结合。道论上,道具有宇宙本原和客观规律两层意义。道被约化为两种原则,即“道法自然”与“反者道之动”。贯彻到社会人生,形成“无为而治”的治国论与“致虚守静”的治身论。《黄老帛书》在老子的理论框架下,对其内涵进行改造。道论上,改被动服从天道为主动顺应时变;治国论上,提出“道生法”的命题,刑德并用的主张及一套形名理论;治身论上,强调贵守柔雌的同时肯定了“争”的意义。《管子》四篇代表先秦黄老学的内在演变。道论上,将形上之道具象化而为精气,并与“心”相关联,使人能透过治心获致道,大大拉近了道与人的距离。治国论上,提出礼法结合思想,进一步将礼纳入“道”的范畴;同时提出形名理论与因应无为之术,更为明确地论述了君无为臣有为的君术思想。治身论上围绕如何聚养精气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治心与养生的治身理论。 第三章从先秦学术发展史的角度衡估黄老学的地位。主要选取庄子后学、儒家之荀子及法家之韩非同黄老思想作比较,意在突出其所受黄老学之影响,以见出先秦黄老学的重要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