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中北朝造像碑图像专题研究
【6h】

关中北朝造像碑图像专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

1、我国早期宗教艺术与佛教艺术的传入

2、造像碑与“阙”

3、从宗教内涵上看造像碑对传统宗教艺术的继承

4、生者与亡者的并立——佛教轮回思想的影响下的转变

二、关中地区造像碑的道教图像考释

1、关中地区早期的道教艺术

2、道教造像碑图像中的“长生”主题——以吴洪标碑为中心

3、关中道教造像碑的“升仙”主题

4、道教造像碑图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三、关中造像碑图像中的阎罗经变图

1、雷氏五十人造像碑碑右图像辨析

2、地狱故事的本土化与早期的地狱经变图

四、关中造像碑艺术中所见之中西文化交流

1、带翼狮子与卷毛狮子

2、香炉与火坛

3、蟠龙与二飞鸟

4、胡人与胡乐

5、忍冬纹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造像碑是五、六世纪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注意到它与佛教艺术之间的联系,而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造像碑与我国传统宗教艺术的关系却鲜有人提及,本文试从此角度对造像碑艺术作一些专题研究。 第一部分本文以关中地区北朝造像碑为例,从形制和作用上来看其与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石阙有相仿之处,是人们为了表达对佛国仙境的向往,而建造出佛国仙境的模型,使自己和亲人死后能升入佛国仙境。特别是其上的石刻图像更是直接传承于汉代的画像石艺术,表达出升仙与祖先崇拜等我国传统的宗教思想。 第二部分本文对关中地区的道教与佛道混合的造像碑上的一些典型的石刻图像进行考释和解读,认为当时佛道信徒在建造造像碑时就把早期的神仙传说题材作为其进行创作的思想源泉,在造像碑上刻画大量表现传统宗教中的长生和成仙思想的图像。这对这一地区的造像碑的整体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关中地区造像碑从一开始就与我国传统宗教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中国化和世俗化的特征。 第三部分对雷氏造像碑的地狱经变图进行了识读,并与早期的造像碑上出现的地狱经变图进行联系分析,认为造像碑艺术是一种世俗化的民间艺术,其中杂糅进了很多民间信仰和大众的宗教观念,体现出其艺术的民间化和世俗化的特征。 第四部分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对造像碑一些典型的石刻图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其作为本土艺术和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产物,其艺术形式中也必然保留着中西文化艺术融合的印迹,佛教艺术经中亚西域一带传入,带来了中亚与西域的文化因素,使造像碑石刻图像更具有了多元文化的内涵。

著录项

  • 作者

    张方;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宗教艺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吕建福;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其他石刻;
  • 关键词

    关中; 造像碑; 石刻图像; 宗教艺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