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GBT逆变弧焊电源焊接参数计算机辅助给定系统的开发
【6h】

IGBT逆变弧焊电源焊接参数计算机辅助给定系统的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字化焊机的发展现状

1.2.2 焊接参数计算机辅助给定系统的发展现状

1.2.3 焊接参数计算机辅助给定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分析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系统适用的范围

1.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2.2 系统的用例模型

2.2.1 焊接参数文件编制用例模型

2.2.2 浏览焊接参数文件用例模型

2.2.3 焊接参数知识积累用例模型

2.2.4 必要性判断用例模型

2.2.5 系统管理用例模型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

2.3.1 系统的开发模式

2.3.2 系统的开发工具

2.3.3 系统的结构框架

2.3.4 系统的总体活动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服务器端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1 必要性判断参数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2 自定义规则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3 焊接参数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4 焊接知识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5 特殊字符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6 用户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7 授权认证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客户端的设计及实现

4.1 焊接参数管理框架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1.1 登录窗口的设计及实现

4.1.2 系统主窗口的设计及实现

4.1.3 焊接参数文件编辑窗口的设计及实现

4.1.4 焊接参数检索窗口的设计及实现

4.1.5 打印窗口的设计及实现

4.1.6 特殊字符插入窗口的设计及实现

4.2 焊接参数给定必要性判断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2.1 焊接参数给定必要性判断窗口的设计及实现

4.2.2 必要性判断实现的算法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2.3 数值类型的逻辑性判断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2.4 范围类型的逻辑判断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2.5 自定义规则的逻辑判断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3 焊接知识积累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4 数据库维护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5 系统用户管理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加密防拷贝功能的设计及实现

5.1 引言

5.2 加密防拷贝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5.2.1 硬盘序列号的获取

5.2.2 DES加密插件的实现

5.2.3 系统加密与授权认证的设计及实现

5.3 系统加密的安全性论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基金项目“柔性化电气特性软开关型IGBT逆变弧焊电源的研究”,开发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C/S)模式的焊接参数计算机辅助给定系统。系统针对不同的“焊接方法、母材、焊材和母材厚度”等信息,通过系统内置的逻辑推理和必要性判断功能,实现了IGBT逆变弧焊电源电弧电压、焊接电流和送丝速度等焊接参数的计算机辅助给定功能,并通过接口组件实现了系统与Acrobat Reader的连接。
  首先,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事件、总体构架和活动流程,然后运用Use Case图建立系统顶层用例模型,并对各子用例进一步分析建模,最后通过“包图”和“活动图”对系统总体构架和活动流程进行建模、分析。
  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个方面。系统服务器端主要由七类数据库组成,即:必要性判断参数数据库、自定义规则数据库、焊接参数数据库、焊接知识数据库、特殊字符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和授权认证数据库。本文通过UML模型中的“类图”对七类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了建模分析,并在MS SQL Server2000中创建了各数据库关系表。对于系统客户端,本文将其分为五个模型分别进行设计实现,即:焊接参数管理模型、焊接知识积累模型、焊接参数必要性判断模型、系统数据库维护模型和用户管理模型。通过Use Case图对各模型进一步的细化、建模,最后在Power Builder Enterprise9.0中完成其窗口的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遵循软件开发工程中的“快速原型法”。
  本文采用DES算法加密硬盘序列号的方法,实现了系统的加密防拷贝设计,有效地阻止了软件系统的非法拷贝和盗版,保护了软件开发者与购买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设计的焊接参数计算机辅助给定系统用于对焊接参数的计算机化管理,可方便、快速地查询焊接参数,适用于部署在公司内部局域网中,完全满足用户按照相应权限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使用和维护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