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及其细胞起源的探讨
【6h】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及其细胞起源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一、临床资料

二、组织病理学形态特点

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四、PCR检测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一、ALCL的认识过程

二、ALCL的临床特点

三、ALCL的病理学特点

四、ALCL的发病机制

五、ALCL的细胞起源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总结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肿瘤细胞的起源.结论: (1)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好发于青少年和老年,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伴发热.(2)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多样,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可表达CD30、EMA、ALK-1、BNH9以及T细胞表面标记,受体基因重排PCR检测显示存在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3)形态学观察能为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提供正确的思路,但最终的确诊提供正确正确的思路,但最终的确诊需要一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的密切结合才能得出,必要时可进行受体基因重排PCR检测.(4)若以ALK(+)淋巴瘤作为一种独立疾病较目的WHO分类中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更恰当,因其临床特点、形态表现、免疫表型以及细胞遗传学特点更具有独特性.(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细胞毒性淋巴瘤,起源于一种活化的细胞毒细胞,起源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能性大于NK细胞,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起源于CD4(+)的T淋巴细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