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后美国贫困问题研究
【6h】

战后美国贫困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贫困及贫困的隐蔽性

第一节美国历史上对于贫困的研究

第二节贫困的定义、美国的贫困线、贫困率

第三节贫困的隐蔽性

注释

第三章贫困人口的构成及分布

第一节美国贫困人口的构成

第二节美国贫困人口的分布

注释

第四章贫困面面观

第一节美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不容忽视

第二节城市的贫困

第三节未成年人的贫困

第四节贫富不均触目惊心

注释

第五章应对贫困

第一节美国战后反贫困的背景

第二节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应对贫困的策略

注释

第六章如何看待贫困问题

第一节美国社会各界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

第二节贫困不能彻底根除的原因

一:主义制度无法从根源上消除贫困

四:移民源源不断为穷人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

五:穷人的劣势

注释

余论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美国贫困问题的发展历程.从殖民地时期开始,美国就有贫困问题存在.从有贫困问题的那一天起,就有针对贫困问题的对策存在.第二部分.论述了美国贫困线的发展历程.正式贫困线的划定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贫困线是不断变化的,美国的贫困率也是起伏不定的.贫困的定义、美国当今的贫困具有隐蔽性和相对性.第三部分.分析了美国贫困的分布情况,包括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种族分布.在今天的美国南方的穷人多于北方,黑人、拉美裔白人贫困的概率多于白人.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几种大的贫困现象:农村的贫困问题;城市的贫困问题,它包括贫民窟问题、无家可归群体的生活问题;美国未成人的贫困触目惊心;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五部分.美国的贫困问题引起了社会及政府的关注,政府采服多种措施来应对贫困问题,战后每一届政府都花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治理贫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困率依然居高不下.第六部分.如何来看待美国的贫困问题.美国的贫困问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此在美国不可能取得一致的看法.在该论文中,作者指出,贫困是一个综合症,它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第七部分.作者进一步指出,市场经济制度必然造成一部分人的贫困,此外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也是贫困难以彻底根绝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 作者

    汪树民;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世界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顾晓鸣;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美国 ;
  • 关键词

    贫困; 美国; 贫富差距; 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