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基于经济增长效应的考察
【6h】

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基于经济增长效应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一些基本的概念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一些基本的概念

四、两点说明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论文的结构安排

二、论文的主要观点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调整阶段

第二节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构建

二、养老保险退化为企业自保和退休机制的停顿

三、退休机制的恢复和向多种经济成份的延伸

四、退休费社会统筹的推进和个人缴费机制的引进

五、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出

六、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规范

七、目标模式?

注释

第三章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国外理论界关于养老保险的研究概况

一、政府干预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效应

三、社会养老保险的分配效应

四、社会养老保险的一般均衡分析

五、社会养老保险的转型

第二节 国内理论界关于养老保险的研究进展

一、九十年代以前关于养老保险研究的简单回顾

二、九十年代以来侧重于应用层面的养老保险研究文献回顾

三、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养老保险纯理论方面研究的文献综述

注释

第四章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对行为人福利影响的一般分析

一、不存在资本市场时养老保险制度对行为人福利影响

二、存在资本市场时养老保险制度对行为人福利的影响

第二节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

一、“完全短视”模型中的最优税率确定

二、“部分短视”模型中的最优税率确定

注释

第五章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第一节 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纯理论分析

一、静态的简单两期生命周期模型的理论预测

二、关于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影响的其它理论分析

第二节 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统计证明

一、关于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影响的统计证明

二、关于基金制对储蓄影响的统计证明

三、关于统计证明的总结

第三节 个人储蓄和国民储蓄的关系:经验分析

注释

第六章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第一节 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纯理论的分析

一、没有养老保险制度时行为人的劳动供给决策

二、引入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时行为人的劳动供给决策

三、引入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时行为人的劳动供给决策

四、理论模型的语言描述

第二节 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经验实证的分析

一、养老保险制度对适龄劳动人口的劳动供给影响

二、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者退休行为的影响

注释

第七章基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型考虑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福利的影响

第一节 动态模型中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代际交叠模型简介

二、代际交叠模型中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三、代际交叠模型中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福利的影响

一、判别福利影响的理论依据探讨

二、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福利影响的具体分析

第三节 中国经济运行动态效率的实证考察

一、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实证考察

二、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的原因探析

注释

第八章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考虑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一节 模型的一般描述

第二节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考察的现收现付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现收现付制下分析模型的一般描述

二、四种不同情形下现收现付制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三、简单总结

第三节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考察的基金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在自愿储蓄大于强制性储蓄时基金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在自愿储蓄为零时分不同情形的基金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简单总结

注释

第九章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制度选择

第一节 中国社会养老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分析

二、基于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实际情况的分析

第二节 中国当前并不适合向基金制转型

一、基于储蓄的分析

二、基于“艾伦条件”的分析

三、基于现收现付制内部调整可能性的分析

第三节 全文结论接扩展性思考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二、扩展性思考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该论文共分九章.在第一章,通过剖析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型的深层原因,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一个社会要想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真正解决好养老问题,关键一点是要不断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引出了该论文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即全面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与福利的影响,以此为标准来决定在实践中,我们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一种具体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研究社会养老保险的一般性问题,为后几章深入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与福利的影响奠定理论上的基础.其中: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及改革趋势,以梳理清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规律;第三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养老保险的研究文献作了介绍与梳理.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该问题的基础上,跟踪国外前沿,使该论文的研究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展开.第四章是承前启后的一章.在前几章研究了养老保险一般性问题的基础上接着研究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基本原理,本就是顺理成章的.同时,该章的分析也是为后面几章的分析奠定基础并对后面几章的分析作补充.在后面几章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储蓄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以它们为中间变量,来最终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与福利的影响.而事实上,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典型的政府干预制度,即使是在不会对储蓄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也会对行为人的福利产生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制度究竟会对行为人的福利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正的还是负的,这就是在该章中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同时,在后面几章的分析中,出于分析的简单化,我们都假定养老保险税率是外生给定的,但是,社会是否存在一个最优的养老保险税率,如果存在,我们是否能通过求解行为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来得到,这个最优税率又会受那些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该章中所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是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与福利的影响.在第八章中,我倦遵循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脉络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把人力资本和生育都内生化的增长模型,来探讨不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对人力资本积累和生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比较了两种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九章主要是在前面各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考察,最终得出该文的结论:在当前阶段,中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还是以选择现收现付制为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