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6h】

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相关概念界定

4.政府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定位

5.医疗卫生管理的目标与功能

6.医疗卫生管理与现代社会生活质量

二、我国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1.我国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形成

2.我国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优势

2.我国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弊端

3.我国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三、国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1.英国的卫生管理体制

2.美国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

3.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58

4.国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四、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与实现途径

1.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2.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现途径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医疗卫生管理事业是中国计划经济下的事业体制的一种,随着深化改革和加入WTO,其机制和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该文通过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角度,通过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和功能、政府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定位、医疗卫生管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阐述,明确了医疗卫生管理的福利性和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重要性,提出政府应当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不能完全将医疗卫生事业交给市场去解决;个人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方和受益者应当担负一定的责任,尤其是对超出一般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要由市场定价、个人支付.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医疗卫生管理所取得的成就和以往管理体制所产生的优势.同时也结合当前的实践总结了旧有体制下的医疗卫生管理活动所带来的弊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阐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在医疗卫生管理方面,世界各国都走过各自不同的道路.该文以英国、美国和新加坡三个国家为重点,介绍了他们医疗卫生管理的发展历史、现行的组织结构、医疗保障制度、医院管理模式、医师准入和管理制度、卫生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等,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比较分析.同时,也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和按照WHO的部分评价指标中国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周边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卫生状况比较.通过上述分析,该文提出了中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为:明晰医院产权、实现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社区化和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制化.其实现途径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医疗保险社会化、建立新型的医疗卫生中介机构等.要改变过去政府办医院的一元化模式,实现医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合理界定医院管理者的自主化程度.提出了在逐步过渡的情况下最终实现医院股权的整体转移而非混合股份制.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实行国民待遇,消除医疗保险给付过程中的事实歧视状况,欢迎商业保险公司的进入和参与.在城市医疗卫生资源过剩的状况下将绝大部分病人的绝大部分疾病引导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引导一部分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农村.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医疗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强化执法手段,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办分离,严格监管.提出要鼓励和积极扶持社会中介机构来管理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实现行业自律和行业维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