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世纪盛期西欧社会性别建构研究——以妇女为考察对象
【6h】

中世纪盛期西欧社会性别建构研究——以妇女为考察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言

第一章性别建构的时代背景

一 、乡村变革和城市复兴

二、社会流动与自由观念的演变

三、社会的等级化与集团化

四、信仰和知识的时代

第二章社会层面的性别建构

一、传统观念下的性别

二、社会性别话语

三、性别的理性类型

第三章家庭层面的性别

一、家庭模式的变革

二、性别认同与文化选择

三、婚姻制度与社会观念

结语

注释

引用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社会性别(Gender),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别,这一概念的提出凸显了个体性别获取过程中社会建构的作用.该文以中世纪盛期的西欧这一特定历史时空为背景,旨在从社会和家庭两个领域入手,分析外部世界是如何制定、实施、完成它们对两性尤其是女性的性别塑造.性别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关系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背景和特定的文化模式.第一章叙述了西欧在中世纪盛期发生的农业革命和城市革命,分析了经济层面的变革及其所引发的从人口数量、生产方式、生存空间、制度革新乃至观念变迁等一系列变化,进而展现了人群整体所处的社会宏观背景.在社会这个重要场域中,性别被建构成了话语的一种效果.文章在第二部分运用福柯的话语概念,阐述了中世纪性别话语的来源,并借用心理学上的性别刻板定型、两性气质等概念,重新剖析教会法、圣母崇拜、典雅爱情等历史现象对女性性别塑造的影响.第三章集中于对父权制家庭的探讨.家庭革命是对经济层面变革的反应,也引发了幼子和妇女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家庭内部的性别对立也必然重置,这一章主要从继承制度、性别认同(或称儿童的社会化)、婚姻等三个方面论述家庭领域内的性别建构.文章最后一部分总结了中世纪社会性别话语的两大特征,即男性中心论和与社会等级化的交织,得出性别是文化、社会和历史作用的结果,而不再是两性永恒不变的固有属性的结论.据此,也为对妇女历史命运和现实境遇的关照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