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化内容之保护与科技保护措施
【6h】

数字化内容之保护与科技保护措施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科技保护措施的定义、种类及其规避

第一节信赖系统与使用规则

第二节科技保护措施的种类

一、接触之控制(access control)

二、利用之控制(control of certain uses)

三、同一性之保护(integrity of protection)

四、使用之记录(usage metering)

五、著作之追踪(tracking of work)

第三节科技保护措施的规避——直接规避和准备行为

第四节科技保护措施的定义

一、一般定义

二、各国立法例之定义

第二章各国科技保护措施法律规定之介绍与比较

第一节WIPO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一、WCT和WPPT的规定

第二节美国著作权的科技保护措施规定

一、国家基础建议白皮书

二、数位化千禧年著作权法案(DMCA)

第三节欧盟有关科技保护措施之规定

一、电脑程序保障指令

二、资讯社会中之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一致化指令草案

第四节日本有关科技保护措施之规定

一、平成九年法律第八十六号

二、平成十一年法律第七十七号

三、小结

第五节我国台湾地区对科技保护措施之原草案规定

第六节我国大陆地区著作权法对科技保护措施之规定

一、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二、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违反之法律效果

第七节各国法规比较与小结

第三章因科技保护措施所带来的影响:形成「超著作权」

第一节滥用科技保护措施之控制类型

一、对内容控制之类型

二、对兼容性的控制

三、对商品或服务的控制

四、对消费者的控制-Sony Aibo案

第二节对科技保护措施衍生问题之疑虑与困境

第四章我国将来修法的选择与因应

第一节关于科技保护措施所带来之问题本质-利益冲突、利益平衡

一、在著作权人利益之保障方面

二、在公共利益维持方面

第二节对我国将来修法的建议

一、立法应兼顾产业发展

二、扩大免责范围与类型

三、应防止版权人不当的利用科技保护措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之DMCA,其反规避条款对直接规避行为及其之前的准备行为皆予以处罚,此举等于是替权利人创造了一个新的权利,可以据此来控制使用者或是借此来限制商业上的自由竞争,故有人称为「超著作权」。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技术措施保护与否的重要因素是「利益平衡」的问题,如何平衡著作权利人与使用人之间的利益?事实上,如美国的反规避条款已经对合理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科技保护措施的保护程度的高低,实际上也反映了一国在科技与社会进步的程度。这些都是将来我国继续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规所要考虑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