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空间分析——以上海市罗山市民会馆为例
【6h】

当代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空间分析——以上海市罗山市民会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2文献综述

3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基础

4罗山市民会馆情况分析

5中国第三部门的制度空间与发展

6结论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虽然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长远发展,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制度空间上的限制,这成为了中国第三部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空间,关系着中国第三部门的未来,也是今后研究第三部门发展的重中之中。 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比较完整、成熟的政治制度、市场制度和社团制度等制度体系分不开的。虽然与西方相比,中国第三部门发展所处的制度空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制度作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固定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它是国与国、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稳定关系,是事物间进行比较、关联的连结点,中西方第三部门在制度上具有可比性和内联性。因此,本文正是以制度为理论分析出发点,以西方第三部门所形成的政治、市场和社团制度为基础,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从制度上对中国第三部门出现的起因、发展、不足和对策等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市场制度、政治制度和社团制度是第三部门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制度,三种制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市场制度是第三部门生长的土壤,它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做了资源上、机制上的准备;政治制度是第三部门的催生剂,它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肯定和政策上的支持;社团制度是第三部门的动力源,它为第三部门的不断完善提供内在的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