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港和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
【6h】

香港和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第二章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外部性与集聚经济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区位差异性与区位选择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金融产品流动性与交易成本

第五节 城市经济学:产业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第三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定条件分析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分析

第三节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动力模式

第四节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第四章 香港和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对香港和上海核心条件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对香港和上海补充条件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对两地金融中心提升条件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香港和上海金融市场体系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香港和上海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和意义

第五章 对香港和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的建议

第一节 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建议

第二节 上海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结论和展望

注释: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上海和香港,同为当今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金融中心,能否在中国的本土上同时发展,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话题。谁能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还是都能成为金融中心,将会成为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和开放的重要环节,它将极大影响中国更深层走向世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进程,是我们与国际金融市场尽快和平接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理论着手,推出一个城市要成为金融中心的理论和条件,分析了三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东京形成的过程,找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的路径,通过香港和上海的各种参数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个较为科学的结论,即香港将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为远东地区当然包括中国国内,提供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而上海会成为一个中国的金融中心,为中国国内提供更为本土化的金融服务。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从传统的国际金融学到现代新地理经济学,在回顾这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试图用非场所理论、经济及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理论来解释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演变。例如对经济活动的外部经济力量进行分析,经济活动聚集在一起的向心力,和打破这种聚集和限制聚集规模的离心力。向心力来自生产中假设的当地外部经济,离心力是城市地租,一个城市成为中心,成为厂址的优势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力量对比。通过这种较量,渐渐使向心力占优势的城市成为一个中心。再通过动态和静态的分析,来找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所要具备的条件。 本文旨在通过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的比较分析,来找到中国金融改革和长远发展的一些有用的启示,使中国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和规律来设计中国的改革蓝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少走弯路,使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加有效率和得到更大的效益。 所以,在比较中我们发现,香港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似乎没有什么悬念,而且在很多条件上海没有具备的情况下,香港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上海在现时的情况下,依然是中国国内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它为国内提供着无可替代的本土化服务,所以我们认为香港和上海将会以各自不同的特征,来承担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