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兼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
【6h】

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兼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章注释

第二章利率决定与利率结构理论综述

第一节利率决定理论概述

第二节利率结构理论综述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与同业市场的关系综述

第四节我国市场利率结构与基准利率选择的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发展与市场利率体系的特点

第一节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发展

第二节我国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我国市场利率体系的特点及基准利率的可能选择标准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我国中央银行利率与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

第一节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的关系

一、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运作的制度背景

二、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关系的一个模型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回购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关系

一、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运作的基本制度

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回购操作的优势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回购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关系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决定与期限结构分析

第一节我国同业拆借利率的决定因素

一、理论假设与基本模型

二、分析方法、变量定义与实证检验

第二节预期理论与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

一、预期理论及计量模型

二、变量定义及其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检验与结论

第三节风险升水与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

一、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二、实证检验与结论

三、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四、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

一、计量模型

二、变量定义、实证检验与结论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利率决定与期限结构分析

第一节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决定因素

一、理论假设与基本模型

二、分析方法、变量定义与实证检验

第二节预期理论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

一、预期理论及计量模型

二、变量定义及其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检验与结论

第三节风险升水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

一、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二、实证检验与结论

三、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四、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

一、计量模型

二、变量定义、实证检验与结论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的相关关系

第一节货币市场一体化与金融深化

一、“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二、货币市场一体化与金融深化

第二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之间的相关性

一、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相关性

二、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协整关系

第三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的利差与风险升水

一、相同期限的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比较

二、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利差与风险升水

第四节同业拆借市场风险高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八章基准利率的选择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率

第一节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工具概览

第二节货币市场利率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的国际经验

第三节我国货币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传导渠道

第四节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

第五节合理选择基准利率、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思考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调节短期流动性,进行短期资金配置的主要场所。同时,银行间货币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的重要场所。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是我国市场利率的代表,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不仅是其他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 虽然国内从预期理论的角度对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颇多,但是基于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情况,分析利率期限的风险升水、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分析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则较少。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预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利率期限风险升水的检验模型,分析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此外,由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与控制、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也会间接影响到利率期限结构,所以本文也研究了中央银行利率与银行问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本文背后的研究主线是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与其他经济变量的相关性也是做为基准利率的具体要求。 本文通过对这三个主要关系的研究,指出中央银行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具有控制和导向作用;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合理,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具有的一定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较弱;两者的相关性和联动性较高;就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对实体经济变化的反应来看,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反应是适度的(当GDP缺口变动1%时,利率变动1%);结合这些分析,指出目前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更适合作基准利率。 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阐述本研究的背景,说明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研究中创新之处、未来研究方向等。 第二章综述了利率结构的相关理论,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第三章主要从风险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市场利率体系的特点,这是本研究分析的现实出发点。指出与美国的利率结构相比较,我国市场利率结构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国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二是再贴现利率并未处于利率体系的底端,且高于存款利率,风险与收益不匹配,所以存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国债利率不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同时指出,对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争议主要在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之间。这为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指出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决定与控制作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利率对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具有导向作用。 第五章首先从商业银行借贷资金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了同业拆借利率的决定因素,指出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回购利率的影响比较显著。然后,用预期理论检验我国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也考察了加入利率期限的风险升水后的期限结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同业市场利率不支持预期理论,也就是未来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预测作用不明显,同时指出利率期限结构要受到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这解释了预期理论不成立的部分原因。此外还考察了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其预测作用较弱。 第六章首先也从商业银行借贷资金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了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的决定因素,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比较显著。预期理论在债券回购市场上同样也不成立,利率期限结构同样受到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它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不显著。 第七章考察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的相关关系,指出两者存在较高的相关程度。但是相同期限的利率仍存在利差,两者的利差与市场的期限风险升水与流动性风险明显相关,并分析了造成同业拆借市场风险较高的原因。 第八章分析了货币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传导渠道和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利率传导渠道表现为从中央银行的回购利率到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到同业拆借利率。在利率传导效率方面,建立了我国不同货币工具的反应函数,回购利率对GDP缺口的变化反应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考察了回购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回购利率对货币供应量与GDP缺口的影响较大,而货币供应量对GDP缺口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才会显示出来。最后对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优势进行比较,指出目前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并对培育基准利率和提高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