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源软件与GPL许可证的法律性质研究
【6h】

开源软件与GPL许可证的法律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章开源软件的法律定位

第一节开源软件的特点

第二节开源软件的法律定位

一、开源软件的法律属性

二、权利归属分析

第三节开源软件的利弊分析

一、软件专有的弊端

二、开源软件的优越性

三、开源软件的缺点

第二章开源软件及其法律保护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开源软件与传统知识产权制度

一、开源软件与版权和专利制度

二、开源软件的自由理念

第二节开源软件的合理性分析

一、法理学分析

二、法经济学分析

第三章GPL许可证分析

第一节开源软件的发布、使用与许可协议

一、软件许可证的由来

二、开源软件许可证的特征

三、价值多元化的开源软件许可证

第二节GPL许可证详解

一、GPL许可证的发展现状

二、GPL许可证的特点分析(基于GPL V2.0版本)

三、GPL许可证下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三节GPL许可证的法律性质分析

一、GPL许可证的法律性质

二、GPL合同的性质

三、GPL合同的特殊性

第四节关于GPL V3.0草案

第四章开源软件的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通用公共许可证下的法律责任

一、违约责任

二、侵权责任

第二节案例分析

一、MySQL AB诉Progres s Software Corp.,NUSPHERE Corp.案

二、SCO诉IBM案

第五章我国开源软件规制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我国开源软件的发展分析

一、我国的开源软件推进组织

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发展开源软件的可行性

第二节开源软件商业模式分析

一、开放源码与专有软件有机结合的许可证分层模式

二、盈利模式分析

第三节推动我国开源软件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开源软件业的行政管理

二、软件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完善我国开源软件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开放源代码运动是近年来在软件业兴起的新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一次扬弃的发展。开源运动在开源共享的理念下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规则,对软件的生产与传播影响越来越大。 文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法理学分析和法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历史的宏观叙事与法学的微观分析,努力为读者展现开源运动与知识产权制度复杂微妙的关系,揭示开源软件和许可证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然性。在思路的安排上,文章围绕开源运动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展开,并试图通过对GPL 许可证的分析,总结开源运动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影响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为此,文章首先简单回顾了开源运动的历史,在总结开源软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开源软件的法律属性和知识产权归属。然后,通过分析开源软件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用与发展,归纳出开源运动的自由理念;并进一步从法理学和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开源软件与许可证制度。文章第三部分,以GPL 许可证为例,对许可证下的权力和义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参照我国现行合同法律制度,论述了GPL 的合同性质以及作为合同的特殊性。之后,又重点分析了GPL 中的无担保免责条款的效力。文章第四部分,同样是以GPL 许可证为例分析了开源软件许可证下的法律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案例进行了评述。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发展开源软件的可行性,并介绍了我们现阶段发展开源软件可以借鉴的商业模式,提出了完善我国开源软件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