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群空间与行政区划——理论探索及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启示
【6h】

城市群空间与行政区划——理论探索及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城市和城市群的解释:纯市场下的等级

1.1古典中心地理论:仅考虑市场原则

1.2解释的方法论:空间不可能定理

1.3空间经济学分析范式:来自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

1.3.1两区域模型

1.3.2解释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机理上

第二章政治-行政概念下的城市:集权制国家下的状态

2.1 Christaller引理:理念型图式中的应然

2.2治所安排的财政原理:引理的修正及在晚清中国的实例

2.3中国的行政区经济:应然阙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2.3.1代表性中国学者给出的定义:基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讨论

2.3.2两个划分:不充分的理论跳跃

第三章全球城市体系:古典中心地理论面临的挑战

3.1全球(世界)城市的早期研究:来自城市政治经济学的代表观点

3.2全球城市: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场所

第四章城市的概念:溯及原始形态的补充思考

4.1城市的本质:发展的功能

4.2西方的城市:誓约共同体

4.2.1市场与要塞合一的城市

4.2.2西方城市的“共同体”性格与“市民”身份资格

4.2.3市民团体及其兄弟盟约

4.2.4家产官僚制国家对城市的征服:有关城市经济政策的启发性问题

4.3重温两种意义下的西方“古典”城市

第五章理论部分的总结

5.1城市和城市群的解释:若干概念上的进一步说明

5.2城市行政的两种含义:基于对家产官僚制国家对城市的征服前后比较的启示

5.3全球城市体系的意义

5.4原则性的总结:城市群空间发展与行政区划关系

第六章理论部分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启示

6.1“长三角”的整体概况

6.2“长三角”城市群的内部结构

6.3“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划问题

6.4解决方案的尝试

6.5政策建议及相关思考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对城市群空间与行政区划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了Christaller(克里斯塔勒)中心地体系,并就该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描述。利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从一般意义上解释了经济集聚现象,从而论证了城市以及城市群产生的内部机理。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重新认识了城市群体系的存在特点,并在认知层面上识别了两个同时存在的城市体系。在完成对作为经济聚落新形式的城市群的解释后,引入行政因素,并对城市概念的另一方面,即政治行政概念作了理论上的拓展,从而为回答基本问题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