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允价值是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沪深A股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
【6h】

公允价值是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沪深A股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和不足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框架

2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框架

2.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2会计目标

2.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3.1FASB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2.3.2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4价值相关性研究

3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

3.1公允价值的定义与特征

3.2公允价值的发展沿革

3.2.1公允价值在国外的诞生及发展

3.2.2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3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

4公允价值与我国新会计准则

4.1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4.1.1国外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

4.1.2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4.2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

4.2.1国外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4.2.2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5关于公允价值之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5.1数据准备

5.1.1样本选择

5.1.2数据基础

5.1.3数据来源

5.2研究假设

5.3研究模型的建立

5.3.1 资产负债表模型

5.3.2对资产负债表模型的预期

5.3.3F-O模型

5.3.4对F-O模型的预期

5.4实证结果

5.4.1利用资产负债表模型对假设1的检验

5.4.2利用F-O模型对假设2和假设3的检验

6结论和启示

6.1实证结果汇总

6.2结论

6.3实证结论带来的考虑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样本公司2006年报相关数据列表

后记

展开▼

摘要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以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为实体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在一些具体准则中取代了历史成本,成为唯一计量属性。允价值一时间也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话题焦点。其应用是否真能如准则制订者所希望的那样,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呢?本文希望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本文结合FASB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论述了公允价值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从决策有用性角度将会计信息质量与价值相关性联系起来。其次,本文以沪深两地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线形回归分析的方法,对339个样本公司的2006年报数据、302个样本公司的2005-2007中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公司股价和其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各项目公允价值应用是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数据结论,并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结果的可能原因。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如下: (1)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公允价值计量较历史成本计量而言,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能够显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决策相关的信息。 (2)不能证实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分拆和衍生金融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可靠性不强可能是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上未能呈现出显著价值相关性的原因。而对金融工具分拆和衍生金融资产而言,公允价值在可靠性和可理解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的实证检验证明了新准则在这一领域引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实证检验证实了准则制订部门在这一领域谨慎引入公允价值的前瞻性,并分析了公允价值在这一环节未体现价值相关性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息可靠性问题,市场环境的建设是公允价值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针对金融工具分拆和衍生金融资产项目,提出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可能是妨碍公允价值发挥作用的因素,建议准则制订部门在这两方面有进一步举措,以使相应的会计政策改革起到实效,为信息使用者服务。 本文的不足在于: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不可能采集多年的公允价值运用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在数据充分性方面略显不足。 同时,由于投资性房地产、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可采集到的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运用的数据数量比较少,因此其结论和分析的有效性尚待未来数据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