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
【6h】

我国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

代理获取

摘要

2007年8月30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反垄断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从而为长达13年的《反垄断法》立法过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部法律的出台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反映了社会现实需求,对于正处在建设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部法律之所以备受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可以用它来应对困扰我们己久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给予所有者以独占性的权利,从而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利用,但是追逐利润的天性又往往容易导致其滥用这种独占性的权利,以致造成对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损害。本文从我国最新颁布的反垄断法出发,运用比较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国目前遇到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立足在我国的实际状况上,分析研究了知识产权滥用的概念、性质,知识产权本身的限制,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的立场和原则。最终提出,在我国反垄断法出台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在实践当中很好的贯彻反垄断法的精神,运用法律武器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加以合理、合法的限制。
   文章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对我国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滥用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分别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滥用的一般问题,探讨了用反垄断法来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限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据。第二部介绍了美国、欧盟、以及日本在有关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限制方面的立法、实践及其发展和经验。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如何用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限制。首先,考察了反垄断法视野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市场地位的确定;其次,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滥用行为。此外,还对存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典型滥用行为展开研究,分析了近年来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利用知识产权进行垄断竞争的著名案例,以期从欧美国家的实践做法当中找到有利于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经验,从而能对我国在该方面的操作上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最后本文在总结了以往的理论研究和参考了国外的成熟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反垄断法在限制知识产权滥用方面的立法和具体执行上提出了适当的立法和执法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