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
【6h】

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吴语是汉语方言中重要的一支,和其他五片相比,太湖片吴语(或称北部吴语)的分布面积最广。吴语作为一种独立的汉语方言,至少在南朝时期便已形成,近年来学界讨论较多的古江东方言,便和现代吴、徽、闽语等南方方言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且,北部吴语由于受到北方官话的持续影响,大家通常认为早期吴语的面貌往往只保留于浙南吴语中。
   到目前为止,学界还缺少对该片吴语音韵结构的层次及其演变的整体性认识,北部吴语内部各个音类的层次来源也有待作出细致地分析。本文在前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新近的调查材料,使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和比较的方法,参考一些早期文献和中原官话的语音史,综合考察了北部吴语近六十个方言点的音韵面貌,从而尝试对相关音类的演变作出解释。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已有的相关成果,同时举例说明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以及资料来源等问题。
   第二章讨论太湖片吴语声母的演变,其中分为唇音、喉牙音和舌齿音三类讨论。唇音部分涉及轻重唇的文白读和特殊的音值表现等;喉牙音部分主要讨论见系各等声母字的腭化,还结合历代韵书、早期和现代方言,加上民族语的材料,特别探讨了萧韵见母字从《切韵》的*k-的擦化演变;舌齿音部分主要讨论精系字的腭化和知庄章声母早期音值在现代吴语中的表现。
   第三章讨论太湖片吴语阴声韵的演变,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阴声韵部分依次讨论果摄、鱼虞韵、麻佳韵、齐韵、蟹摄和止摄的合口韵,以及侯尤韵等在北部吴语中的音韵演变,从中也提出了一些前人未曾注意或者讨论稍欠准确、全面的问题。例如北部吴语部分方言的鱼韵白读不止一个层次,并且这些层次之间还具有音变关系;虞韵在北部吴语有个古江东方言层,该层次的表现和南部吴语、闽语的表现完全一致。麻韵和佳韵在北部吴语里都有-a、-o、-e三个层次,麻二、麻三在吴语里有个早期的*-o层次,来自《切韵》麻韵*-a的后高化音变,而麻三的-a层次和麻二的-o并无演变关系,它来自唐宋以来的北方官话;麻、佳合韵是早期吴语的特征之一,但只有以词汇条件的合并才属该特征,如果表现为整齐的有声母条件制约的音类关系,则可能并非早期的麻、佳合韵层。我们从北部吴语入手,对汉语方言蟹、止摄韵母读-y的现象作了综合考察,并全面地分析了各大方言该音变层次的文白性质及年代问题。对侯、尤韵的演变也充分注意到两者的音值类型及分合关系,同时也重视对非主体层性质的考察。比如我们看到,侯、尤韵唇音字读入模、麻、豪等韵的层次来自唐代以来的北方官话,并且在吴语里表现为扩散式音变。
   第四章分别讨论了宕江摄、曾梗摄和通摄三类韵母的演变。例如北部吴语宕江摄入声均有o、a两个层次,其他汉语方言的主元音也大多可归结为这两类,这其实反映了《切韵》宕、江两摄的不同演变结果。从文白对比来看,北部吴语的o层次大概早于a层次。此外还讨论了阳韵合口字带I介音的白读层及其与南部吴语、客赣、西南官话、闽语等方言的关系。我们还分舒、入声讨论曾、梗摄在吴语中的文白异读,从中可见,不同的等次和韵尾,对北方型文读的抵制能力也有不同;另外,吴语、江淮官话曾、梗摄唇音字读圆唇韵母,可以追溯至唐宋以后的北方官话。此外还讨论了北部吴语通合三见组字的细音白读,该层次还见于南部吴语、客赣、闽语等,但文白色彩因方言而异,我们认为它同样来自宋代官话;通摄部分还涉及通合三入声字的演变及通三字的“滞二等”现象。
   第五章讨论了太湖片吴语的声调的类型和分布、归并模式、次浊和次清字的声调演变等问题。
   第六章是专题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讨论杭州话中几个音韵特征的来源,说明哪些来自早期吴语,哪些来自北方官话;二是以历史音韵的眼光,探讨北部吴语几个虚词的来源及演变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