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背散射法评价松质骨状况的参数估计及其成像研究
【6h】

超声背散射法评价松质骨状况的参数估计及其成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松质骨中的超声背散射信号分析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传统方法

1.3 超声诊断方法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1.5 本文的目的及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松质骨结构的超声背散射模型

2.1 引言

2.2 理论模型分析

2.3 背散射系数(BSC)

2.4 实验验证及分析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超声背散射法估计骨小梁间距的算法研究

第三章 超声背散射信号仿真与实验

3.1 引言

3.2 仿真系统

3.3 超声背散射实验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估计平均骨小梁间距的改进的倒谱算法

4.1 引言

4.2 平均散射元间距(MSS)估计的常用算法

4.3 改进的倒谱算法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估计平均骨小梁间距的SIFT算法

5.1 引言

5.2 SIFT算法

5.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篇 超声背散射参数成像方法研究

第六章 超声背散射参数成像方法与实验

6.1 引言

6.2 基于透射法的超声参数成像

6.3 基于背散射法的超声参数成像

6.4 超声背散射成像系统与实验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参数成像结果及讨论

7.1 引言

7.2 超声背散射参数成像结果及讨论

7.3 成像结果比较与讨论

7.4 参数成像图形用户界面(GUI)的设计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引言

8.2 讨论

8.3 总结

8.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患有骨质疏松时,松质骨的骨矿密度(BMD)下降、骨微结构退化。相比于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CT(OCT)等诊断方法,超声诊断具有无电离辐射、便捷、速度快、价格低廉等优势。传统的超声透射法使用双探头获得人体跟骨处的超声透射信号,以参数宽带超声衰减(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反映BMD信息。而超声背散射方法使用单探头,易于探测跟骨以外的骨组织(例如脊骨、腕骨等),且超声背散射信号中含有全部的骨微结构信息,因而超声背散射法诊断骨质疏松的技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以松质骨中的超声背散射信号分析、松质骨微结构参数估计、超声背散射参数成像为主线,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在介绍松质骨超声背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实验分析了单圆柱仿体的超声背散射频率特性,从而验证单圆柱模型解释松质骨中超声背散射的可行性,为超声背散射信号中含有松质骨的微结构信息提供理论依据。2.在松质骨微结构中,主要的散射元为骨小梁,平均骨小梁间距(MTBS)是松质骨微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患有骨质疏松时MTBS会增大。因此,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直接从超声背散射信号中估计MTBS的算法进行研究。(1)提出适合松质骨超声背散射的仿真系统,在系统中将影响MTBS估计的组织特性具体为四个主要参数:MTBS、间距的标准差、弥散散射与规则散射的回波能量比、以及所有散射回波与噪声的能量比。(2)提出两种从超声背散射信号中估计MTBS的算法:频率域的改进的倒谱算法和时间域的简易反向滤波跟踪(SIFT)算法。通过仿真、仿体、离体牛胫骨、在体人体跟骨实验将提出的算法与已有的常用算法进行比较。其中,仿真信号由本文提出的适合松质骨超声背散射的仿真系统获得;仿体、离体牛胫骨、在体人体跟骨信号由本文搭建的背散射系统获得。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倒谱方法比传统倒谱方法有更大的有效MTBS估计范围,并对骨小梁间距的变化、弥散散射和噪声有更强的鲁棒性;而提出的时间域的SIFT算法不仅比基于频率域的方法(倒谱法和二次变换法)鲁棒性更强,而且稳定性更好。3.由于松质骨的各向异性,松质骨微结构中各点的声特性并不一致,而超声背散射参数成像可直观给出一个区域的松质骨微结构信息。因此,本文对松质骨超声背散射参数成像进行了研究。(1)提出基于超声背散射法的超声参数成像方法,对四个超声参数(声特性阻抗(Z_b)、表观背散射系数(BC)、表观积分背散射系数(AIB)、和频谱偏移量(SMS))进行估计,以离体牛胫骨为样本实现了这四个参数成像;(2)对四个超声参数与微CT获得的松质骨微结构参数(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间距(Tb.Sp,微CT使用的MTBS术语)、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和骨材料密度(BD))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Zb、BC、AIB、SMS参数图像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松质骨物理特性的分布结果:①Z_b参数与骨微结构无较强相关性(Tb.Th,r=-0.233;Tb.Sp,r=0.257),但与骨材料密度(BD)的相关性较强(r=0.448,p<0.05)。Z_b参数图像表征的是不同位置处松质骨表面的物理特性。②BC和AIB参数与Tb.Sp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0.513~0.596,p<0.01),而与Tb.Th呈现正相关(r=0.265~0.339),但相关性并不显著,与BV/TV和BS/BV的相关性也并不明显。BC和AIB参数图像表征的是不同位置处松质骨内部骨小梁网状结构的散射强度。③SMS参数与Tb.Th、Tb.Sp、BV/TV、BS/BV和BD均有较强相关性(Tb.Th,r=-0.699,p<0.01;Tb.Sp,r=0.477,p<0.05;BV/TV,r=-0.675,p<0.01;BS/BV,r=0.663,p<0.01;BD,r=0.663,p<0.01)。SMS参数图像表征的是不同位置处松质骨结构引起超声能量损失的程度。④BC、AIB参数值的标准差与骨结构信息有较为显著(p<0.01)的相关性(Tb.Th,r=-0.550~-0.645;Tb.Sp,r=0.405~0.627;BV/TV,r=-0.572~-0.668;BS/BV,r=0.513~0.640);SMS参数值的标准差也有类似的结果(Tb.Th,r=-0.720;Tb.Sp,r=0.771;BV/TV,r=-0.754;BS/BV,r=0.802),这说明BC、AIB和SMS参数的空间变化量可能有助于骨质疏松的诊断。以上研究结果为超声背散射法评价松质骨状况和诊断骨质疏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