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
【6h】

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评价(evaluation)是指说话者或作者对于某个事物或命题的态度。语言评价功能研究始于Greenbaum(1969)和Labov(1972,1984)。其他一些学者也曾以各自的方式探讨评价,如Lyons(1977),Winter(1979,1982,1994),Sinclair(1981),Hoey(1983),VanDijk(1987,1988),Biberatal(1999),Hunston&Thompson(2000)以及Conrad&Biber(2001)。除了用evaluation之外,语言学家还用一些其它的术语表示评价,如言据性(evidentiality)、情感程度副词(affectintensitiers)、情感(affect),、情态(modality)、态度(attitude)和评价(appraisal)等。在本论文中evaluation指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James Martin,2000)分析文本中的评价,研究重心从语法转向词汇,从而拓展了系统功能语法对于人际功能的研究。评价理论围绕主体间的立场,构建更系统的人际意义范畴,对于人际意义的态度、介入方式和级差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但是,由于该理论主要依赖显性词汇识解评价意义,隐性标记触发的评价意义就经常被忽视。
   任何语篇都包含评价,任何话语都蕴含价值判断。我们认为除词汇资源外,其它语言手段同样可以表达观点和态度,在有些文本中仅仅依靠词汇手段识解评价意义就不能令人信服,评价理论的不足就在于此。本文力图挖掘语篇功能的评价,尤其是隐性评价,旨在为分析文本的评价意义建立更为完整的框架。
   本研究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大框架中进行的,着重于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它不拘泥于词汇手段,旨在丰富评价理论。在充分考虑语境的前提下,论文探究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的动态互动。
   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1、语篇衔接手段如何构建隐性评价?
   2、信息结构与隐性评价的关系如何?
   3、不同的句子结构如何影响隐性评价?
   4、不同的信息来源与评价意义的关系如何?
   5、语境因素与隐性评价如何互动?
   本论文共分七章,研究结论如下:
   除了连接小句的各个成分之外,有些语篇衔接手段具有评价功能。无需使用具有价值判断的词汇,作者只要充分运用衔接手段的逻辑语义关系就可以在语篇中表明态度。反期望(counter-expectancy)、让步(concession)以及重新阐述(reformulation)三种语义关系表明了作者对于不同命题或事物的不同态度。作者使用语篇修饰语(textual modifier)和表态衔接状语(attitudinal cohesive adverbial)就能评价在它们之前或之后的命题。
   在信息结构中已知信息是读者所知晓的,该结构具有评价潜势。由于已知信息与读者之间没有磋商,已知信息内容的选择就非常巧妙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同时不留主观性痕迹。通过语法隐喻、泛指名词以及回指标记(retrospective labels)更多的信息被认定为已知。
   尽管是同一些词汇,描述的也是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句子结构却呈现不同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具有评价功能的四个结构,即具有评价意义的that结构、有标记的句子结构、嵌套结构和否定结构。论文认为,实际上是作者利用某些句子结构来暗示读者,这种句子结构具有评价意义。
   选择不同的话语源也是作者表示隐性评价的一种方式。断言(averral)指话语来自作者本人,而借言(attribution)指话语来自其他人。如果借言与作者的观点一致,作者对借言持肯定态度;如果不一致,作者就影射否定评价。此外,选择不同的引述借言的动词本身也能体现评价意义。
   情景语境决定特定文本中词汇的评价意义。某个语言现象的出现或缺失并不一定就代表作者的评价。文化语境决定价值系统,这与作者对事物或命题所持的态度关系密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可能对于同一文本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本文认为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共同实现评价意义。语篇的评价意义来自于词汇和语法的积聚、渐强和共鸣。由于隐性评价更易于操控读者,对于它的形成和解读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提出了隐性评价的实现手段:衔接手段、信息结构、句子结构、话语源以及语境。本研究的语料大多来自《华盛顿邮报》和英国国家语料库。虽然论文中运用了较多的例子,但是它属于定性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