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角膜神经破坏对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角膜神经破坏对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模型,观察角膜内皮修复过程。方法: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兔9只,左眼用于实验。建立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模型。术后分别于1天,1周,1月,2月,3月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情况并拍摄数码照片。术后1月,2月,3月分别取兔角膜行台盼蓝-茜素红联合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修复过程。结果: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损伤术后1天,裂隙灯下可见损伤区域角膜水肿浑浊。术后1月,角膜水肿程度减轻,范围缩小。台盼蓝-纤素红染色见缺损区为粗糙的大片蓝紫色着染区,无明显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可见。HE染色和扫描电镜提示角膜内皮细胞开始生长。扫描电镜下见损伤区己被角膜内皮细胞覆盖,缺损区域周围的内皮细胞延展伸长,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呈纺锤形。术后2月,角膜水肿明显减轻,台盼蓝-茜素红染色显示损伤区域蓝紫色染色区范围减小,其间可见增大异形的角膜内皮细胞。HE染色和扫描电镜提示内皮细胞数目增多,形态趋于规则。术后3月,角膜无明显水肿,台盼蓝-茜素红染色,HE染色和扫描电镜提示损伤区域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呈紧密排列的规则的六边形结构。结论: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可成功建立兔角膜内皮损伤模型,其损伤区域角膜内皮于术后3月基本恢复正常。
   第二部分角膜神经破坏对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兔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兔角膜神经损伤模型,观察角膜神经破坏对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兔27只,左眼用于实验。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A组行单纯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术;B组行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联合角膜放射状深板层切开术;C组行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联合角膜环行深板层切开术。分别于术后1天,1周,1月,2月,3月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情况并拍摄数码照片,角膜水肿浑浊程度分级。术后1月,2月,3月分别取兔角膜行台盼蓝-茜素红联合染色,组织病理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各组内皮缺损面积、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内皮细胞异形性等参数。结果:术后1周各组角膜均呈明显水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月C组水肿评分则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3月,A组角膜内皮缺损区完全修复,内皮细胞密度达1016.59±456.18个/mm2;B组角膜内皮少量缺损区存在,内皮细胞密度511.06±143.89个/mm2;C组角膜内皮散在多处缺损区,内皮细胞形体大,异形性高,细胞密度275.29±41.66个/mm2,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兔角膜神经破坏可能影响角膜后弹力层撕除内皮损伤的修复过程。神经损伤程度越重,修复过程越缓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