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人民法院十年(1999-2008)改革评析
【6h】

我国人民法院十年(1999-2008)改革评析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整体纠纷规模的增大与法院现有的处理纠纷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地法院开始尝试各种方式以提高其审判能力。为了使法院改革稳步有序地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1999年印发《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2005年印发《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同时,这一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颁发一系列文件以实现改革纲要的目标。但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我们所作的任何尝试都是其他任何国家前所未有的,这些改革尝试为我们以后的改革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从改革纲要出发,评析改革涉及的各种制度的预期可能性与现实可行性,以期对正在实行的第三阶段的司法改革以启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院体系与司法制度。
   本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十年间(1999——2008)人民法院改革的概况,包括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特点及改革的承诺与兑现之间的对比。
   第二部分主要运用文化学研究思路将人民法院改革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在三个层次中有重点地选取相关内容进行评析,包括对司法公正、司法独立、法官职业化、抗辩制审判改革、证据制度改革、裁判文书改革、错案追究制度改革、法官袍改革、庭审地点改革、法院办公大楼的变迁进行评析。
   第三部分是结语。主要从前两部分的论述中总结我国法院改革过程中的教训与经验。

著录项

  • 作者

    陈彦芬;

  •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

  • 授予单位 烟台大学;
  • 学科 理论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加卫;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法院;
  • 关键词

    人民法院; 司法改革; 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