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常见先心病、瓣膜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规范、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6h】

常见先心病、瓣膜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规范、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常见先心病、瓣膜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规范、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背景和目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正在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先天性心脏的介入治疗例数逐年增加。本研究旨在评价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包括ASD、VSD、PDA和PS)和瓣膜疾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介入治疗的近、中、远期效果,并同时研究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为建立我国的先心病和瓣膜疾病介入治疗规范积累资料。
  材料和方法:以2009年5月至2009年8月上海市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房间隔缺损(ASD)患者55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2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19例;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4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3例。对每位患者个体化选择介入治疗方案,研究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对比术前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的变化,了解介入治疗对心脏结构重塑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对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指标有:房缺边缘至上腔静脉(SVC)、下腔静脉(IVC)、主动脉瓣(AV)、二尖瓣(MV)的距离;VSD距主动脉瓣(AV)、三尖瓣(TM)距离。瓣膜反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INDd),右心房左右径(RADt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前后径(LADap)。跨肺动脉瓣压差(PVG),跨二尖瓣压差(MVG),二尖瓣口面积(MVA),肺动脉收缩压(PASP)等。
  结果:55例ASD患者中共有53例患者封堵成功,其中l例患者封堵器脱落回收后再次封堵成功,封堵技术成功率为96.36%。2例失败,严重并发症2例。26例VSD患者共25例成功进行封堵治疗,技术成功率96.15%,1例失败,无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19例PDA患者均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包括3例巨大PDA患者,严重并发症1例。4例PS患者术后跨瓣压差明显降低,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消失。3例MS患者2例临床症状、心功能改善,3例患者二尖瓣口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所有患者术后心腔内径缩小,心脏重塑改善,肺动脉收缩压降低,心功能改善。各组在术后24小时变化最大,和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选择合适的病人当中,常见先心病和瓣膜疾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近期、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介入治疗操作过程要正确规范,需要在大的医疗中心开展。
  第二部分房间隔瘤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背景和目的:房间隔缺损并发房间隔瘤是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研究为了评价房间隔瘤(ASA)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材料和方法:2007年1月~2009年3月连续介入封堵治疗ASA合并Ⅱ孔型ASD患者19例,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20.72(43±14.9)岁。经症状、胸片、心电图、经胸心脏超声(TEE)证实为ASA合并Ⅱ孔型ASD,瘤体均凸向右房。测量瘤底直径15~29(21.7±3.9)mm,ASD直径3~28(13.1±6.6)mm。其中单孔型ASD14例,2孔型.ASD2例,多孔型ASD3例。空间距离小于7mml例,大于7mm4例。
  结果:19例患者18例一次封堵成功,1例2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封堵器直径14.34(22.1±6.9)mm,所有患者均植入一个封堵器。术后即刻TTE检查穿隔血流消失,ASD完全闭合率100%。术后1-12月随访,患者右心房右心室恢复正常大小17例,2例右房室缩小,无封堵器移位和其他并发症。
  结论:ASA合并继发孔型ASD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