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
【6h】

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

代理获取

目录

指导小组成员

摘要

导论

一 相关研究述评

1 通史类著作

2 专题类研究

二 问题的提出

1 众说纷纭的文革原因

2 文革原因的结构层次

三 本文的思路和资料来源

1 本文的定位

2 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3 资料来源

四 本文的结构与方法

第一章 从“造反”到“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66.5-1966.12)

第一节 文革的酝酿与发动

1 以阶级斗争为纲

2 “文化大革命”跃上头版头条

第二节 工作队的进驻与撤离

1 反右模式的文革

2 工作组撤离和《十六条》

第三节 “8·19事件”和“9·24报告”

1 长沙的“8·19事件”

2 “8·19事件’’定性的转变

3 “9·24报告”和抓“黑鬼”运动

第四节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2 高涨的造反浪潮

3 查抄“黑材料”

第二章 夺权后的分裂和混乱(1967.1-1967.8)

第一节 夺权浪潮和“三支两军’’

1 全面夺权

2 “反革命经济主义”

3 “三支两军”

第二节 围绕领导权的争斗

1 “高司”与“湘江风雷”的决裂

2 镇压“湘江风雷”

3 流产的“三结合”

第三节 为“湘江风雷’’翻案

1 翻案力量的集结

2 局势的扭转

3 大武斗

4 其他地区的翻案活动

第四节 “湘江风雷’’彻底平反

1 《八·十决定》

2 新一轮武斗高潮

3 知青造反的“继续革命”

第三章 秩序的重建和巩固(1967.9-1969.12)

第一节 “省革筹”推进“大联合’’

1 “工派”与“湘派”的内讧

2 “大联合”号召

3 恢复秩序的努力

第二节 “省无联”和“极左派”

第三节 革委会:新秩序的象征

1 “抓住省无联的黑手”

2 “复课闹革命”和“回乡闹革命”

3 “芙蓉国里尽朝晖”

4 “湘瓷派”和“汽电派”的争斗

5 群众组织的彻底退场

第四节 新秩序的巩固

1 “清理阶级队伍”

2 审干和整党建党

第四章 群众的分化和群众组织的对立

第一节 群众组织的分类

1 “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2 “红卫兵”组织的变迁

3 “红卫兵”、“保守派”及“造反派”

第二节 “保守派’’与“造反派’’的对立:以长沙为核心

1 “保守派”和“造反派”组织

2 “保守派”和“造反派”的行为取向

第三节 造反派阵营的分裂:温和派和激进派

第四节 激进派的分化:稳健势力和激进势力

1 “省无联”

2 “省无联”的人员构成

第五章 群众分裂和冲突的原因

第一节 学生分化的历史根源

1 按照“家庭出身”将学生分类

2 学生之间的竞争

3 不同学生的行为倾向

第二节 参加造反的知识青年

1 升学标准的变化

2 “贯彻阶级路线”的录取工作

3 上山下乡:无路可走时的“光明大道”

4 知青的生活境况

第三节 工人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

1 经济调整对工人的影响

2 工人之间的待遇差别

3 工人群体的分化

第四节 其他社会群体的造反原因

第六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之关系

第一节 “捍卫者”和“挑战者”

第二节 党国体制:文革的历史布景

1 党国体制在政治领域的确立

2 党国体制在经济领域的确立

3 党国体制下的单位化和组织化

第三节 政治身份体系:社会结构的核心

1 阶级、阶级成份和政治身份

2 政治身份体系的四个面相

第四节 政治身份体系的内在张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文革研究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
  由于各省市的文革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地区文革史是文革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定位于个案研究,史实的叙述以湖南长沙的文化大革命(1966-1969)为核心,一方面顾及全国运动形势对长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涉及长沙对湖南省内各地区的影响。第一部分(前三章)全景再现了1966-1969年间长沙文革的历史场景,记叙了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众多群众组织的建立、分裂、组合、解散的演变过程,力求尽可能还原历史,以此作为下文的分析素材及立论基础。
  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第四、五章)着重考察不同派别群众的行为,发现最突出的特征不在于群众参加运动,而在于群众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进而形成各自派别相互对峙并爆发激烈冲突。第四章从人员构成、行为取向和诉求等方面对比众多群众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将它们归入不同类别,详细说明各个派别的人员组成和活动情况。第五章以学生、知识青年和工人三个群体为例,分析学生群体分裂的历史根源、知识青年参加造反的原因,以及不同的工人群体在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
  群众形成不同派别发生激烈的冲突,个人行为由此汇聚成集体行动,因而具有了社会性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个体面临的挣扎和抉择,反映出了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第三部分(第六章)从个人行为与外部社会的相关性出发,将个体遭遇置于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分析其行为背后结构性的社会根源,进而揭示群众参加运动和产生分裂的根源。本章提出“挑战者”和“捍卫者”两个概念——“捍卫者”是既得利益者或潜在的既得利益者,“挑战者”是争取利益者,或是利益受损者。运动发展过程中,如果“挑战者”成功进入权力体系内,则很容易转化成为“捍卫者”。一个人以哪种姿态参加文革则取决于其在“政治身份体系”内所处的位置。“政治身份体系”是革命后党国体制重塑社会,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产物。按照不同政治身份确定有差别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国社会出现了层次分明的政治身份体系,它集资源分配和社会分层两种功能于一身。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资源分配和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政治身份体系的结构张力日益增大,社会矛盾日渐积累而未能化解,最终在文革中以群众组织分裂和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
  回顾往事可以通过与历史的对话获得对过去和现在的更深刻理解。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矛盾突出、阶层流动呈现固化的今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体间利益冲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